張永福,國家資訊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資訊工程大學教授,全軍優秀教師,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各1項,軍隊科技進步獎9項,榮獲推動中國資訊化進程突出貢獻獎。孫明凱攝
2011年以來,全球性網路軍備競賽愈演愈烈,為實施網路威懾,謀求戰略優勢,美國相繼發佈了《網路空間可信標識國家戰略》《網路空間國際戰略》《網路空間行動戰略》等;德、法、日、英等國也競相推出網路安全戰略和建設網路戰力量發展計劃。新形勢下,如何有效捍衛國家網路主權?如何加快推進資訊化建設發展轉型?日前,就相關知識記者採訪了資訊工程大學電子技術學院博士生導師張永福教授。
網路空間上演“叢林法則”
記者:最近一個時期,國際上相繼推出了以美國《網路空間國際戰略》為代表的網路空間戰略行動計劃,該如何看待新的網路安全發展局勢?
張教授:美國是網際網路的發明者,也是網路戰爭的始作俑者。其網路空間安全戰略,已經歷了“全面防禦、保護設施”“攻防結合、網路反恐”“主動防禦、網路威懾”的演進升級。
從近來美國連續出臺新的戰略計劃看,主要有三個鮮明特點:一是範圍上從美國自身的網路空間拓展到全球網路空間;二是將網路空間納入與陸、海、空、太空並列的“作戰領域”;三是提出與北約等盟友打造“集體防禦戰略”,確保西方國家全球網路安全防護整體優勢。其“理想藍圖”,是想憑藉先天優勢,進一步掌控國際網際網路發展與安全標準、規則制定等主導權,大力推行所謂的“網路自由”。
記者:那麼,網路空間將會上演叢林法則?
張教授:是。比如《網路空間行動戰略》,一方面強調繼續加大投資進行尖端領域研究與開發,以鞏固技術優勢地位;同時,又聲稱“將與盟國和國際合作夥伴建立牢固的關係”,以加強“集體網路安全”。正如外電所評論:“這頗有當年‘核冷戰’時期背景下的色彩”。
網路資訊安全關乎興衰存亡
記者:《網絡空間可信標識國家戰略》的主張重點是什麼?
張教授:該戰略主張建立商業化的全球“可信標識生態環境”,鋻於美國實際把持著國際數字認證服務市場,也就是說可以跨越國家主權為他國企業、網民頒發“網路身份證”。由於網路跨越國界,網路攻擊源的確定一直是技術性難題,所以如果國家本身喪失了管理能力,一旦被惡意操縱,則將可能導致經濟波動、動蕩甚至失控。
記者:目前我國的網路安全形勢怎樣?
張教授:總體上看,目前我國網路安全建設還處在起步和高速發展階段。儘管大家對網路安全有了一定的認識,但仍然存在人云亦云、盲目打補丁、軟硬體一起上的狀態,一些“花拳繡腿”和“空中樓閣”現象也依然存在。據國家電腦網路管理部門有關統計,2010年大陸有3.5萬個網站被駭客篡改,其中政府網站比2009年上升了67.6%,有500萬個境內主機IP地址感染了木馬和僵屍。所以我們必須深醒,網路資訊安全關乎興衰存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