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日本以軍民兩用技術膨脹軍力 凸顯軍事大國野心

時間:2012-02-27 10:48  來源:解放軍報

  二戰後日本在軍費投入受限、軍力規模受限、遂行任務受限、國有軍工企業幾乎歸零的情況下,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水準不但沒有萎縮退化,反而完全依託私營企業在許多領域保持世界領先水準,主要得益於一直堅持以民間技術促進軍用技術發展的政策。目前,在日本從事軍事裝備生產的私營企業約有2500家,進行研發及製造軍用產品的職員約4萬人,年生產規模達200億美元。一定程度上講,日本是將很多先進軍事技術分散隱藏到民間企業,一旦戰爭需要,這些先進技術和軍標裝備就能轉化為軍事裝備。其主要做法如下:

  建立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掌管國防事務,凡有關武器裝備發展的規劃計劃及重大項目一律親自審批。涉及軍民結合的發展戰略也要由總理大臣任主席的國防會議或安全保障會議負責最終的審批和決策。防衛省技術研究部是國防科研的管理機構和唯一的軍方科研部門,採購合同本部是日本自衛隊唯一負責採購工作的執行部門,他們直接對防衛省長官負責。此外,日本制定了“最大限度利用軍外力量”的裝備發展策略,設置了以地方力量為主的“防衛補給維修公司”和由退役軍人組成的“安全保障合作事業團”等機構代替現行軍內相應機構完成的業務;出臺《裝備維修規則》,對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地方力量參與進行明確規定;出臺《裝備製造法》等法律法規,以法律手段來控制軍工企業的數量,防止軍工能力過剩。

  發佈國防科技發展指南。根據本國實際情況及對未來戰場需求的分析,日本防衛部門會定期發佈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指南,引導民營企業參與防空與反導武器、航空兵器、航太系統、電子技術等高技術武器裝備的研製生產。日本政府公佈的《防衛白皮書》曾列出了需“特別關注”的五個高技術領域:電子系統、航空系統、制導武器系統、彈藥和戰車系統、艦艇及水下探測系統。

  大力發展軍民兩用技術。日本防衛省認為,發展和利用軍民兩用技術是個戰略問題,能夠減少國防科研風險,降低成本,並能夠減少周邊國家對日本軍事技術發展的擔憂。例如,日本新式小型觀測直升機就利用了民用部門開發的採用複合材料的旋翼系統和採用紅外技術的高性能感測器。上世紀末,日本防衛廳通過審查廢除了海上裝備包括船體、電腦、柴油機等軍用規範和標準,要求採用民用規範和標準。日本還利用國防採購合同促進軍民兩用先進技術的發展。據統計,日本防務產品訂貨的60%為三菱重工、川崎重工、三菱電氣、日本電氣公司等四大承包商所承擔,但是,這些企業作為主承包商又將項目以招標的形式轉給眾多的分包商和零部件商,它們當中有許多是以生產民品而著名的企業。這樣既有利於將民用技術帶向軍品生產中產生“溢入”作用,也有利於軍用技術在民用企業中的“生成”。

  扶持可生產軍品的民用科技單位。為保護可生產軍品的重點民間企業和主要軍品生產線,日本政府將軍品產值佔企業總產值10%以上的企業列為重點軍工企業,並從經費、管理等方面實行政策傾斜。根據《中小企業開拓新領域協調法》,不僅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在補助費和稅制上實行優待,還對軍品產值在企業銷售額中佔比重較大、擁有獨特技術或訣竅的中小企業儘量做到分散訂貨,讓它們有更多機會獲得軍品訂單,以激勵這些企業積極承擔和拓展軍品科研生產項目。為了動員民間力量為軍品研發服務,日本政府專門為在武器裝備研製過程中符合要求的民間企業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據統計,日本政府平均每年撥給造船工業的研究開發經費就高達10億美元。

  正是因為通過頂層策劃,依託民間研發落實,充分奠定戰時民轉軍的基礎,日本的軍事工業在世界上不容小視,同時也支撐了日本尋求成為軍事大國的野心。(劉文東)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