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2月29日再度出手,宣佈啟動1%的超低利率無限額3年期再融資招標,有800多家銀行投標,融資規模超過5295億歐元。這是該行自去年12月以來進行的第二輪長期再融資操作。分析認為,此次變相“量化寬鬆”之舉將繼續加大歐元區銀行業流動性,也有助於進一步緩解歐債危機。
《華爾街日報》認為,歐洲央行第二次出手目的仍是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並希望最終流入實體經濟。第二輪長期再融資操作啟動的消息導致歐洲許多銀行股價大漲。納斯達克網站報告認為,長期再融資操作是歐元區國家安撫市場的唯一措施,系統內充裕的流動性,會對歐元區經濟產生刺激作用。
但有分析指出,為銀行提供低成本資金難以從根本上根除歐洲銀行業“肌瘤”。有跡象表明,不少銀行將囤積這些資金,或者將其投入回報更高的風險領域。同時,如果銀行業就此過於依賴央行資金,銀行間拆借市場將失去發展動力,難以吸引其他融資。
針對歐洲銀行業在歐債危機中暴露出的問題,歐盟目前正在醞釀銀行業結構改革。改革將不僅限于規範和監管銀行行為,而是將從整體上直接決定私有銀行結構組成,並針對當前政策改革及銀行業結構改革是否有助於加強歐盟金融穩定、提升有效性及消費者保護現狀提供決策意見。
相比于公共債務,歐洲企業及家庭負債規模更為龐大。歐盟規定民間負債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的安全上限為160%。但歐盟27個成員國中,至少有15國的民間負債比例超出安全上限。近日,國際清算銀行的相關文件指出,對於企業債務和家庭債務而言,當其佔GDP比重分別超過90%和85%時,將會對經濟增長帶來較大負面影響。
歐洲央行兩度開閘放水,旨在“一箭多雕”:為銀行業和歐債危機紓困,同時促使受助銀行向家庭消費者和企業放貸,以刺激經濟增長。但有分析認為,歐洲央行此番長期再融資操作可能是最後一次,而解決歐債危機的艱難任務關鍵還得靠歐元區各國政府來完成。
歐洲央行去年12月21日首次就3年期再融資操作進行了招標,523家歐元區銀行總投標額度約4890億歐元,遠超預期。外界對歐洲央行首輪3年期再融資操作評價較高,認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壓力和銀行信貸緊縮。根據《金融時報》報道,歐洲央行的首輪長期再融資操作使得歐元區週邊國家債券價格上漲,收益率下降。歐洲部分銀行間拆借市場也得以重開,一些實力雄厚的銀行重新發行公司債券募集資金。
此前日本和英國央行都採取了類似的注資舉措,美聯儲也表示將把超低利率維持到2014年。路透社警告說,西方國家大肆印鈔,將帶來“貨幣亂局”危險,不僅將推高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而且會向新興市場國家輸入通脹壓力。高盛集團報告認為,貨幣寬鬆競賽可能再度給新興市場國家帶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