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偵察衛星
早在2010年10月,日本政府就對外宣佈,“雷達二號”發生了故障,已無修復可能。此外,“雷達一號”在2007年3月也因故障無法繼續工作。至此,日本上空已無自己可以正常工作的雷達衛星,衛星情報收集系統處於崩潰邊緣。
為改變這一現狀,日本政府決定,在2014年之前發射3顆雷達衛星,其中,“雷達三號”已于2011年12月12日成功發射,用以替代已經報廢的“雷達一號”。按照計劃,“雷達四號”將在2012年發射。另一顆“備用衛星”也在加快製造。
據悉,日本每一顆雷達衛星的造價約為3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4.5億元),製造週期為7年。由於追加的這一顆備用衛星使用前兩顆衛星的設計和零件,生產時間可以縮短一半。
“雷達四號”一旦成功,將意味著日本新一代“四位一體”全球監視網即將建成。據了解,日本政府的目標是建成由兩顆光學衛星和兩顆雷達衛星組成的“四位一體”全球監視網,即一顆光學衛星與一顆雷達衛星配合為一組,兩組共同發揮作用收集情報資訊。光學衛星解析度高,但只能在白天且天氣好的情況下進行拍攝;雷達衛星雖然解析度低一些,但能在陰雨天及夜間拍攝照片。這樣的搭配,能夠保證日本在任何情況下對地球上任意一點,實現每天至少一次的偵察與監視。
2011年9月23日,日本“光學四號”情報收集衛星發射成功,用以替代超過設計壽命的“光學二號”衛星。“光學四號”屬於日本的第三代偵察衛星,解析度高達0.6米,是目前世界上解析度最高的成像衛星。此前,日本曾在2009年11月用“光學三號”替代“光學一號”獲取情報資訊。“光學三號”屬於日本的第二代偵察衛星,解析度由以前的1米提升到了現在的0.6米。新一代光學衛星的服役,使日本的衛星情報收集系統進一步完善,功能更強大,獲取資訊品質更高。
2011年成功發射的“雷達三號”衛星是日本的第7顆偵察衛星。據透露,“雷達三號”主要用於監視東北亞軍事設施,能在夜間及惡劣天氣下拍攝到地面物體,能識別出直徑大於1米的物體,辨別出汽車的型號。
日本竭力發展自己的高端衛星,軍事目的十分明顯。光學衛星和雷達衛星相搭配的模式,保證了實戰的需要。光學衛星受天氣狀況影響嚴重,而雷達衛星不受天氣影響,能夠穿透樹葉、偽裝網等,把掩體下的物體看得一清二楚。
雖然在理論上,日本的“衛星資訊獲取系統”具有全球監視能力,但實際上,日本衛星監測的重點主要放在以其本土為中心的東北亞地區。(武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