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震災垃圾處理量之大、處理難度之高前所未有,日本政府提出的在2014年3月底前完成震災垃圾處理工作的目標將難以實現
日本政府近日舉行首次震災垃圾處理工作會議。“3·11”大地震已逾一年,但災區重建仍百廢待興,特別是震災垃圾的清理工作迄今難以取得顯著進展,令日本政府頗傷腦筋。由於震災垃圾處理量之大、處理難度之高前所未有,輿論普遍認為,按照目前進度和做法,日本政府提出的在2014年3月底前完成震災垃圾處理工作的目標將難以實現。
據日本環境省統計,日本東部沿岸37個市町村產生的震災垃圾估計有2252.8萬噸。截至今年2月20日,岩手、宮城、福島3縣通過焚燒、填埋、再利用等方式處理完畢的震災垃圾為117.6萬噸,僅佔總量的5.2%。此外,日本環境省估算,輻射去污需挖掉近3000萬立方米土壤,還有約2.1萬噸污泥亟待處理。按照日本的國家標準,污泥焚燒灰中的放射性銫活度低於每千克8000貝克勒爾,才可與普通廢棄物一樣由地方政府填埋處理;銫活度8000至100000貝克勒爾的污泥不可進行固化處理。福島縣的垃圾基本上是在縣內處理,但建造中間貯藏設施以保存去污後產生的污染土壤的工作,目前仍毫無進展。
由於擔心核污染,日本地方政府普遍不願接收震災垃圾。今年2月,日本共同社對各都道府縣及市町村等總共1789個地方政府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逾八成地方政府對接收震災垃圾持消極態度:認為目前接收岩手、宮城兩縣震災垃圾“比較困難”的市區町村佔33%;“完全沒有考慮”的佔53%。其理由是“沒有處理設施”(53%)、“擔心放射性物質擴散”(41%)、“地理上難以運進來”(24%)、“超出處理能力”(22%)、“擔心居民會提出抗議”(20%)等。分析認為,事實上主要原因還是各地對放射性物質擴散的擔憂仍未消除。目前,只有東京都和青森、千葉、山形、秋田等縣的27個市區町村“已經決定接收”岩手與宮城的震災垃圾。
為消除地方居民的不安,日本政府正想方設法加快解決震災垃圾處理問題。一是通過特別措施法案,規定由中央政府處理因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而產生的高濃度放射性瓦礫和污泥等廢棄物,並負責土壤的去污工作。日本政府于去年8月下旬在內閣官房成立了放射性物質污染對策室,在福島縣也設立了去污工作推進小組。二是承擔全部垃圾清理費用,並直接對垃圾處理場附近進行輻射測量。三是出臺污泥等的處理標準,以8000和100000貝克勒爾為界劃分為3個等級。四是擬在福島縣雙葉郡建設過渡性貯藏設施,用於儲藏去污過程中產生的輻射垃圾,儲藏期限為30年以內,“最終處理將力爭在縣外實施”。但由於當地民眾表示反對,該設想遲遲未能實施。日本環境相細野豪志日前表示,將探討立法規定在福島縣以外設置最終處理場。五是研發去污新技術。據報道,日本京都大學學者豐原治彥與一家企業合作,已成功研發出可通過水洗和篩選去除土壤中99%放射性銫的技術。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近日多次強調,震災垃圾考驗日本國民素質。為推進災害廢棄物處理工作,日本政府將上下齊心共同努力。(記者 鮑顯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