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法國總統選舉中,中右翼政黨人民運動聯盟敗北,而左翼的社會黨勝出,在時隔17年後重新入主愛麗舍宮,從而又一個歐洲國家的政治版圖易位。
自2009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以來,歐洲許多國家先後舉行了總統、議會和地方選舉,不少深陷危機的政府在選舉中失利或以其他方式被迫下臺,而這一切正在悄然改變歐洲的政治版圖。
重構政治版圖
歐洲國家傳統上由左派和右派輪流執政。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歐洲政黨政治開始出現“向中間靠攏”的趨勢。在本輪金融危機和主權債務危機衝擊下,歐洲政黨政治雖大體延續了這一趨勢,但也出現了很多值得關注的變化。
首先,中右路線成為主流。中右政黨奉行“中庸”之道,政策靈活務實,在歐洲範圍內獲得了更多認可。2009年歐洲議會選舉中,中右翼的人民黨黨團成為議會第一大黨,其席位遠超左翼的社會黨黨團。從2010年的選舉來看,瑞典和波蘭仍由中右翼政黨或政黨聯盟繼續執政;英國大選結果雖是兩黨聯合執政,但政見屬於右翼的保守黨作為議會第一大黨成為主要的執政黨。在2011年的選舉中,葡萄牙中右翼的社會民主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西班牙的中右翼政黨人民黨也成為最大贏家。
其次,近來隨著歐債危機的加劇,歐洲政壇出現了一些左轉跡象。在今年3月舉行的斯洛伐克議會選舉中,左翼的方向黨獲得議會半數以上席位,成為該國自1993年獨立以來首個單獨組閣的政黨。4月27日,羅馬尼亞中右翼內閣倒臺,左翼的社會民主黨主席維克多·蓬塔奉命組閣。在5月6日的法國總統選舉中,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帶有左派明顯特徵的競選綱領為他贏得了大選。
分析人士指出,法國左派的勝利將進一步帶動歐洲政黨政治向左轉,甚至可能對明年德國和義大利的大選產生影響。剛剛揭曉的德國北方兩州地方選舉結果顯示,右翼執政聯盟“丟失了大片陣地”。
再次,極端政治勢力抬頭。在此次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中,右翼候選人薩科齊和左翼候選人奧朗德得票率均不足30%,而極右翼領導人讓-瑪麗·勒龐和極左翼領導人梅朗雄得票率都創下新高。在2009年歐洲議會選舉中,英國、丹麥、匈牙利、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奧地利、荷蘭等國的極右翼黨派也都獲得了席位。
最後,技術官僚當政救國。在歐洲政治版圖中,還出現了淡化黨派色彩的執政力量。同為重債國的希臘和義大利,在左派的帕潘德里歐政府和中右翼的貝盧斯科尼政府去年相繼被迫下臺後,均由技術官僚臨時執政。這一結果顯示,兩國的執政黨和反對派都已無法得到民眾信任,從而讓技術官僚擁有了“不可抵擋的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