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日本開歷史倒車沒有前途

2017年04月24日 09:56:5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日本開歷史倒車沒有前途(望海樓)

  在歷史問題上,日本政府近期動作不斷。比如在4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內閣總理大臣”名義向靖國神社春季例行大祭供奉祭品,總務大臣以及90多名國會議員集體前往參拜。再如約一個月前,日本內閣會議通過政府答辯書,允許在“不違反《憲法》和《教育基本法》的情況下”,將《教育敕語》用作教材。另外,日本文部科學省在用於設定教育課程標準的新版中學“學習指導綱要”中,新增“刺槍術”科目。

  日本政府這些做法,引發日本國內和國際社會愛好和平人士高度警惕。眾所週知,靖國神社不是單純的宗教場所,其中供奉包括東條英機在內的14名二戰甲級戰犯,實為日本軍國主義的精神殿堂;而《教育敕語》是戰爭時期的教育理念,包含將軍國主義正當化的內容;“刺槍術”則是二戰時日軍日常訓練項目之一。

  接連開歷史倒車,安倍政府意欲何為?首先是想潛移默化地掩蓋和美化軍國主義侵略歷史。安倍非常明白靖國神社的敏感性。他在2013年12月參拜靖國神社後,遭到各方強烈抗議和譴責,在權衡利害後不再進行參拜。但每逢春季大祭、秋季大祭和所謂“終戰紀念日”,安倍總不忘供奉祭品。此舉目的之一,是模糊“戰犯”性質,將其混同於戰爭“死難者”。

  其次,日本政府針對教科書的小動作也並非偶然。2015年,文部科學省批准日教科書出版社修改教科書,刪除“隨軍慰安婦”和“強徵”等字眼。在刻意抹去教科書中關於戰爭罪行內容的同時,附有軍國主義沉渣的教育內容卻死灰複燃。

  另外,擺脫戰後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秩序也是日本政府的目的之一。在安倍的計劃中,日本的國家身份不僅是經濟大國,還要做政治與軍事大國。近年來,安倍逐步推進解禁集體自衛權,修改安保法案,為日自衛隊能力和活動範圍拓展掃清障礙,並最終修改和平憲法。

  日本開歷史倒車的動向,必然對世界和地區和平產生負面影響。

  一方面,日本部分國民恐會逐漸淡忘日本曾經的侵略罪行。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新一代,更難以理解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曾給周邊國家乃至世界造成的深重災難。《教育敕語》是1890年明治天皇頒布的,旨在訓誡臣民為君主效勞。在當今世界,日本政府卻在普及戰爭時期的教育理念,這將使日本在地區和平問題上犯錯越軌的風險上升。

  另一方面,長此以往日本將更難取信于鄰國和國際社會。近年來,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錯誤言行,曾多次引發中韓等國的強烈反彈。日本應意識到,正視和反省自身的侵略歷史,是其贏得其他國家尊重和信任的基礎,是不可跨越的紅線。一旦跨過紅線,必將損害雙邊關係發展。以中日關係為例,兩國關係曾遭受嚴重挫折,2014年兩國經過共同努力達成四點原則共識,並以此為契機推動雙邊關係轉圜,日方不應以不負責任的舉動破壞來之不易的成果。

  慣於大談和平的安倍政府,應該認真同軍國主義劃清界限,而非開歷史倒車。

  (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蘇曉暉)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