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4月29日電 財經觀察:特朗普執政百日經濟成績幾何
新華社記者高攀 江宇娟
美國總統特朗普29日執政滿百日。執政以來,特朗普在刺激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放鬆監管方面採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提振了企業、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推動紐約股市一路上漲,但實體經濟增長未有根本改觀。貿易政策方面,特朗普沒有兌現競選時激進的徵稅承諾,但他過分關注貿易逆差和頻繁使用貿易救濟措施令貿易夥伴感到擔心。
美國股市樂觀上漲 實體經濟略顯疲軟
促進美國經濟增長和就業是特朗普執政的首要經濟目標。他上任之初就提出未來10年創造2500萬個就業崗位、推動美國經濟年增速達到4%,併發起製造業就業倡議和總統戰略與政策論壇來聽取美國商界對經濟增長和就業的建議。
據彭博社統計,在執政頭100天內,特朗普在白宮與84位知名企業首席執行官舉行了14次會議,商討如何刺激美國經濟增長。在特朗普促進製造業回流的政策引導和政治壓力下,福特、沃爾瑪、豐田等跨國企業宣佈了在美擴大投資和創造就業的新計劃。
對特朗普政府將出臺減稅政策並放鬆監管的預期使美國消費者和企業信心明顯改善,推動紐約股市屢創新高。自1月20日特朗普執政以來,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約6.3%,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約5.2%,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約9%。
不過,從今年第一季度的經濟數據來看,美國實體經濟略顯疲軟。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僅增長0.7%,低於市場預期的1%,也低於去年第四季度的2.1%,創3年來新低。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3月份美國非農部門新增就業崗位9.8萬個,遠低於1月份和2月份的數字。
經濟學家認為,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疲軟只是暫時的,未來幾個季度經濟將反彈,但全年經濟增速很難突破過去幾年2%左右的平均水準。美國貝萊德投資集團首席執行官勞倫斯·芬克表示,受人口老齡化、勞動生產率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美國經濟不大可能維持3%以上的增速,保持2.25%至2.75%的增速區間更加現實。
此外,3月份美國失業率已降至4.5%,基本達到美聯儲官員預計的充分就業水準,這意味著美國進一步增加就業的空間有限。而按照未來10年創造2500萬個就業崗位的計劃,特朗普政府平均每月需增加就業崗位約20萬個,這在經濟學家看來很難實現。
研究公司CFRA首席投資策略師斯托瓦爾表示,從特朗普執政後標普500指數的表現來看,華爾街基於良好預期給特朗普評分“A”,但普通民眾可能基於對現實的懷疑而給特朗普評分“B”。
稅改主要原則確定 國會闖關前景不明
稅制改革是特朗普政府經濟政策的重點,也是最受市場歡迎、與企業和消費者切身利益關係最為密切的重要經濟改革。白宮日前公佈稅改方案的綱領性原則,與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提出的方案類似,這為白宮今後與國會商討具體稅改細節定下了大致框架。
在企業所得稅方面,白宮計劃將聯邦企業所得稅率從當前的35%降至15%;對美國企業留存海外的利潤一次性徵稅,並推動“屬地制”徵稅原則。在個人所得稅方面,白宮計劃將聯邦個人收入所得稅級數由目前的七檔簡化為三檔,稅率分別為10%、25%和35%。這意味著美國最高聯邦個人收入所得稅率將由目前的39.6%降至35%。
雖然特朗普政府承諾要為中產階級大力減稅、而不會為富人階層實質性減稅,但稅務專家研究發現,富人階層才是特朗普政府稅改方案的主要受益者。美國智庫稅務政策中心高級研究員約瑟夫·羅森伯格表示,美國最富有的0.1%的家庭享受的減稅額度相當於其稅後收入的約14%,遠高於其他收入家庭享受的減稅優惠。眾議院少數黨領袖佩洛西批評特朗普政府的稅改原則是“富豪的心願單”。
投資者更關心的是,特朗普政府並未闡明減稅計劃對美國財政收入的影響是否為中性,政策細節仍不明朗。如果缺乏其他收入彌補或支出削減措施,大規模減稅將造成美國財政赤字和聯邦政府債務上升,威脅美國中長期財政可持續性與經濟增長。美國智庫“爭取制定負責的聯邦預算委員會”估計,按目前的減稅計劃,到2027年,美國聯邦政府債務佔GDP比重將從現在77%的歷史高位進一步升111%。
特朗普的稅改方案料將在國會遭遇共和黨內部“財政鷹派”以及民主黨人的挑戰,能否最終獲得國會批准仍是未知數。美國股市在稅改原則公佈之後全面收跌,表明市場對特朗普稅改能否獲得國會認可和如願提振經濟並不樂觀。
貿易行政命令頻出 政策方向令人擔憂
特朗普政府最令投資者擔心的是,其濃厚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會否引發全球貿易戰,給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長帶來風險。從特朗普執政以來的表現來看,特朗普主要通過簽署一系列行政令來研究美國貿易逆差形成原因、調查進口外國產品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和全面審議現有貿易協定。特朗普並未兌現直接向其他國家進口產品全面徵收懲罰性關稅的競選承諾,但其限制進口的政策意圖令貿易夥伴感到擔憂。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日前表示,特朗普政府已將鋼鐵、鋁業、汽車、飛機、造船和半導體行業列為貿易政策議程的六大“關鍵行業”,正考慮發起更多貿易執法行動。除傳統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外,目前特朗普政府還對外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是否損害美國國家安全發起相關調查。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查德·鮑恩表示,自1980年美國建立現代貿易法律體系以來,美國約99%的貿易救濟調查都是由美國企業、工人或者行業協會提出申訴,美國政府自行發起的調查很少。但從最近的情況來看,特朗普政府似乎希望自行發起更多貿易救濟調查來贏取保護美國企業和就業的政治得分。
事實上,美國政府最近幾十年已很少使用這種單邊貿易制裁行動,因為其效果並不好。目前還不清楚上述調查完成後特朗普政府會否下令對這些進口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白宮內部對此分歧也比較大,以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為代表的“經濟民族主義派”希望採取更強硬的貿易政策立場,而以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科恩、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為代表的溫和派則更接近共和黨支援自由貿易的傳統政策立場。
雖然特朗普上任後即宣佈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特朗普政府並未完全放棄多邊貿易協定談判。羅斯表示,與加拿大和墨西哥重談北美自貿協定是特朗普政府的首要貿易任務。此外,特朗普政府對重啟奧巴馬時期尚未完成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和美中雙邊投資協定談判持開放態度。特朗普政府還考慮與英國進行雙邊自貿談判,並與韓國重談美韓自貿協定。
特朗普政府表示,美國有權談判達成對美國工人、農民和國內製造商有利的新貿易協定、投資協定和貿易關係,也有權重新談判或終止任何現有的對美國經濟、國內製造商和民眾不利的貿易協定、投資協定及貿易關係。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貿易研究項目主任納特·奧爾森表示,目前美國貿易代表提名人選仍未獲得參議院批准,特朗普政府尚未形成一致的貿易政策議程,但經濟民族主義的政策理念對國際貿易夥伴的利益構成威脅。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