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歐盟對華政策不能被立陶宛“綁架”

2021-12-28 09:0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 題:歐盟對華政策不能被立陶宛“綁架”

  新華社記者黃澤民

  公然在國際上製造“一中一台”的立陶宛,非但不追悔並糾正其錯誤行徑,近日反而要求歐盟對中國“施壓”。早在1975年中國與當時的歐共體建立正式關係時,已就臺灣問題統一立場。立陶宛如今的作法意在破壞中歐關係大局,干擾中國與歐盟其他成員國合作。面對成員國如此一錯再錯、執迷不悟,歐盟應在涉及大是大非的原則性問題上保持戰略清醒,避免對華政策被一國“綁架”,以實際行動維護中歐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在前不久給歐盟高層官員的信中,立陶宛外長無理指責中國,以所謂“歐盟統一團結”為幌子,要求歐盟予以“強烈回應”。

  立陶宛無視其他歐盟成員國的意願和利益,任意將一國政治問題擴大化,為了一己之私圖謀逼迫地區組織對抗中國。對歐盟來說,如果不講是非、聽任立陶宛擺布,只會加劇內部分歧、損害自身利益。德國《南德意志報》發表評論文章說,西方一直對臺灣問題的敏感性表示尊重,立陶宛政府卻在未和歐盟夥伴協商的情況下打破這一共識,其他歐盟成員國必須向立陶宛表明,其行為“愚蠢且自私”,是無視盟友利益的行為。德國之聲網站日前報道,德國-波羅的海商會已致函立陶宛政府,稱立陶宛與中國的緊張關係使立陶宛境內的德國企業陷入困境。

  立陶宛不斷以身試險且不知悔改,背後明顯有某些大國策動和慫恿。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日繼續煽風點火,揚言支援立陶宛,實際上是鼓動立陶宛繼續充當美國在歐洲的反華代理人、抹黑中國的“馬前卒”。如果歐盟徹底放棄其政策獨立性、被牽著鼻子走,犧牲的是自身利益。歐盟對華政策理應由歐盟根據其自身利益決定,而不是為了取悅他人。

  說到底,立陶宛錯誤行徑的本質,在於其罔顧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也是中歐建交和發展雙邊關係的政治基礎。中歐對此早有共識。1975年,時任歐洲經濟共同體委員會副主席索姆斯訪華,與中方就中國與歐共體建立正式關係達成一致。在臺灣問題上,索姆斯表示,“歐共體的所有成員國都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並就臺灣問題採取了人民共和國所接受的立場。依照這些立場,我確認,歐共體不同臺灣保持任何官方關係或締結任何協定”。這一承諾對歐盟及其成員國構成法定義務和約束,歐方應該言而有信,否則便是自毀信譽,也將極大損害中歐互信與合作。

  中國和歐盟是全面戰略夥伴,也是當今世界兩大獨立力量。如今,中歐經濟利益融合不斷加深,已經成為彼此重要貿易夥伴,雙邊合作有很大發展空間。中國海關總署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中歐貿易總值為4.84萬億元,增長20%,勢頭強勁。面對複雜的國際發展形勢,中歐間種種合作成果來之不易,應當倍加珍惜,決不應被某些雜音干擾。

  無論從自身根本利益出發,還是從國際公理和正義出發,歐盟對華政策都不應被單一成員國或任何外部勢力裹挾。中方發展中歐關係的誠意始終不渝,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立場堅定不移。面向未來,歐盟也應從大局出發,繼續堅持戰略自主,排除干擾因素,與中方相向而行,繼續為推進中歐合作注入正能量。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