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路透社12月12日文章,原題:沉睡的村莊成為了改革的試驗田
每天,人潮經過深圳蓮花山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徑,涌向鄧小平的巨大銅像。他正俯視著這座30年前他幫助建立的城市。昔日,這裡一無所有,現在,深圳這座新興城市已實現了經濟騰飛。
“中國通向繁榮的道路部分歸功於鄧小平,”,24歲的河南農民工郭曉說(音)。郭說:“每當我們看著他,我們就想到了深圳的發展。”此時一群孩子和一個來自遙遠西藏的代表團走上前來,在這個共產黨人的塑像腳下放上花圈。
這位共產黨領導人在1980年決定將深圳設為經濟特區,以推動改革開放。改革開放被視作是促進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催化劑。
香港蘇格蘭皇家銀行的經濟師和中國專家本·辛芬多夫說:“深圳著引領改革大潮,每個人都想複製深圳的成功模式。在吸引外資、培養跨國人才方面,深圳一直是旗手。”
但是此時中國改革開放30週年正逢全球經濟不景氣,深圳的未來被蒙上陰影。中國領導人已經強調,經濟增長不能依靠廉價出口,這讓人們開始思考中國經濟和深圳下一步將走向何方。
現在深圳擁有860萬人口,高樓林立,有頂尖的全球製造商和股票交易所,但1980年的深圳還是窮鄉僻壤,30000戶村民靠種田和打漁為生。小工廠在上世紀70年代末在南方省份廣東遍地開花。那時,在復出的鄧小平帶領下,中國南方沿海建立了四個經濟特區--深圳、汕頭、珠海以及鄰省福建的廈門。
辛芬多夫說:“也許深圳最大的優勢是它沒有歷史,它不曾存在過,故而可以讓自己隨心所欲的發展。”
深圳毗鄰那時還處在英國人治理之下的香港。香港為深圳早期發展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外來投資和商業經驗,還為深圳打開了通往世界的窗口。 (編譯 朱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