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6月29日文章,原題:中國並非購買世界,所以不要阻止它
留意最近報紙頭條的讀者可能會有一個印象:中國的國有公司已開始全球大並購;它們遵從來自北京的政府最高層的指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吃進世界各地的資源。
另一方面,讀者們或許會覺得,用心友善的中國公司的合理對外投資正受到偽善的外國監管者阻攔,後者奉行一種旨在挫敗中國經濟發展的隱秘民族主義乃至種族主義路線。
像往常一樣,實際情形要遠為複雜。毫無疑問,中國海外並購無論是頻率還是規模都在增加。近年來,中國每年的對外投資增長迅猛,已從本世紀初的微不足道攀升至2008年的500多億美元。
當前全球經濟萎靡不振,而中國的並購活動有增無減。中國公司正追求一連串外國交易,本月稍早中鋁增持礦業巨頭力拓失敗並未挫傷中國積極性。
但是,儘管外界歇斯底里地警告北京正控制世界,但相對而言,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規模其實並不大。2007年中國的對外投資僅佔全球外國投資總量的1.1%,相當於荷蘭或奧地利的對外直接投資額,僅佔美英等對外投資大國海外投資資金的一小部分。
如果從存量而不是流量來看,中國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所佔比重更小。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新出的一份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累計為1700億美元。這只佔全球總量約1%,相當於芬蘭的對外投資,與其他國家對華8760億美元投資相差懸殊。顯然,擔心中國的國有公司正在控制世界的想法毫無根據。
即便如此,只要官員們插手海外交易,中國的並購今後必然會繼續引起其他國家的猜疑。總的來說,對外直接投資對中國和投資接受國都有好處。這種投資理應得到鼓勵。從北京的視角看,應該對海外交易保證最大的透明度以平息猜疑,抵禦干預的誘惑。同時,外國監管者必須確保中國的並購案受到公平對待。
這兩點都很重要。中國不會控制世界。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正快速增長,若加以阻止,那對世界經濟弊大於利。(作者湯姆·霍蘭,汪析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