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富》雜誌網站7月29日文章,原題:華盛頓學著謹慎對待中國
當本週美國與其主要銀行家會晤時,它不得不回答有關消費習慣的一大堆棘手問題。“應該注意財政赤字”,中國財政部長如是警告美國。
在最新一輪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美國官員仍老調重彈地說中國需刺激其國內消費來促進增長,而哪一方處於守勢,外界卻看得明明白白。
克萊蒙·麥肯納學院國際與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裴敏欣說,由於美國的相對弱勢和中國的相對強勢,美中經濟力量對比“已大大轉移……”瞧,一場本土金融危機造成了多大的不同啊。
2006年時任財長保爾森偕內閣大隊人馬抵北京時,美國的焦點是給中國人上課,告訴東道主如何在全球經濟中作為“負責任的參與者”行事。當時,美國國會指責中國偷盜美國就業機會,及通過操縱貨幣人為壓低其商品價格,揚言對中國實施報復措施。
如今,隨著民主黨入主白宮及奧巴馬明確表示想要在氣候變化和核不擴散等問題上對華合作,昔日國會山批評中國的民主黨人軟化了調子。在國會山,中國不再是造成美國人失業的罪魁禍首了。“儘管失業率達兩位數,但中國不再是敵人。華爾街才是”,裴說。
迄今,奧巴馬與中國的經貿關係有了良好開端,比自老布希以來的其他總統做得好。但毫無疑問,中國在為聯邦赤字融資所起的作用將成為今後兩國關係的政治變數。當奧巴馬想方設法控制政府開支時,他扭轉身來看的不僅是擔心赤字的美國獨立選民,還有他的中國銀行家。(作者尼那·伊斯頓)
美國“市場觀察”新聞網7月29日文章:美國、中國,誰向誰磕頭?再見了,歐洲;再見了,我們與英國的“特殊友誼”。如今,美國的視線轉向了中國。
中國手握更多牌。居民生活品質的提高和每人平均GDP的增加,將不可避免地使其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從而終結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或者,正如一些人所認為的,也許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金融危機已宣告了這種轉變。
目前看上去中美差距還很大,但要知道,中國的增長速度要快得多,這意味它將迅速縮小每人平均GDP的差距。當然,中國國內消費增加將有利於美國經濟,我們的每人平均GDP會繼續增長。而且美國仍擁有世界上最強大軍隊、核武庫,在技術上也有很大優勢,所以我們一時還不會退居次席。
但美國已經在與中國分享世界舞臺,本週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凸顯了中國的自信和美國的順從,承認了現實。這次對話表明,美國不再有資格威嚇、教訓或恐嚇中國了。我們無法阻止中國崛起,只能通過尋求互相遷就來減輕我們的恐懼,從現在開始。(作者達雷爾·德拉梅,汪析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