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美媒:奧運一週年,中國的成長遠不止一歲 

時間:2009-08-10 14:55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8月10日電 轉瞬間,又一個8月8日過去了。一年前那場“無與倫比”的盛會曾震撼世界,也讓“8·8”這個日子在中國人心中從此有了特殊的意涵。北京奧運,如同中華民族的一座界碑,它成就了中國同胞乃至全球華人前所未有的國家認同與自豪感,見證了中國以大國的姿態,自信從容地走入國際視線。美國《僑報》近日發表社論指出,奧運一週年後,中國的成長遠不止一歲。文章摘錄如下:

  一年前的奧運盛會給北京乃至中國帶來許多寶貴財富:

  ——更清新的空氣與更便捷的交通,這是人們最直接和明顯的感受。儘管有些西方媒體挑出北京出現灰霾的天氣頻發疑問,但數據卻告訴人們北京藍天天數始終保持增長。同時,市民的環保意識與規則意識也大大提升,越來越多的人自願少開汽車,在上班高峰期候車時隊伍也總是排得整整齊齊。

  ——更多面的“鳥巢”。這座造型奇特的鋼鐵巨人不僅僅是一座體育場,更是一個民族新的符號。儘管到現在關於它的經營方式與盈利模式仍存諸多爭議,但從義大利頂級足球比賽,到大腕們舉辦的音樂會、歌劇,從每天絡繹不絕的瞻仰者,到爆滿的觀眾……“鳥巢”再度創造了奇跡。

  ——更有責任感的“年輕一代”。作為志願者,“80後”沒有了人們此前擔心的懶散、缺乏責任感與進取心,“鳥巢一代”已成為充滿生氣的中國年輕人的代名詞。

  ——更透明的資訊環境。不少人曾懷疑北京當局奧運後會削減境外記者在中國的採訪自由度。然而,此種擔心並未成真。“7·5”事件發生後去到烏魯木齊的外媒記者為他們所獲得的不受限制的採訪自由既感驚訝,又表歡迎。

  ——更自信的“大國心態”。美聯社此前援引一位商務人士的話說:“奧運會給我的國家帶來了榮耀,也令我們所有的人都感到高興和自豪。”中國國民心態正在調整,很多人不再有自卑感,也不再被西方輿論所左右,甚至敢於向媒體的對華歪曲報道“叫板”。

  ——更緊密地與世界聯結在一起。外國人將北京奧運會描繪成“中國初入國際社交界的派對”。中國人學會了與全世界握手,學會了展示自身人文傳統與發展情況,而更多西方國家也能夠更加客觀的看待中國,乃至嘗試著按照中國規則與中國打交道。

  只是,奧運熱潮尚未褪去,華爾街“寒流”就席捲全球。中國經濟的“後奧運時期”竟與國際金融危機的時間重合。這對經濟規模迅速成長的中國來說,是考驗,也是機遇。7.1%!就在“全世界都在等待中國的消息”時,中國公佈了今年上半年GDP增長率——並沒有因為奧運引擎消失後突然增長無力,甚至在全球應對金融危機中還能扮演關鍵角色。

  儘管西方對中國仍懷著複雜心態——支撐中國經濟奇跡的,是他們感到陌生的體制模式,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他們選擇了與中國合作。奧運會後這一年,中國與全球攜手共禦危機,當是另一個奧林匹克吧。

  一年來,中國的成長世界共睹,但也有一些方面出現了回潮。比如,奧運後首個“黃金周”,“鳥巢”周邊就出現亂扔垃圾的現象;某些旅遊景點的工作人員又回復了一言不發的“冷臉”;全民體育依舊舉步維艱……看來,中國的發展進步仍任重而道遠。

  奧運會將中國人百年的夢想與激情點燃,但這樣的精神能支撐多久?當奧運的榮耀定格在一年前,其留下的積極改變與發展理念,應該得到更悉心的呵護和強化,沉澱為永久的財富,融入中華民族的文化血液,傳承併發揚下去。

  明年,中國還將在上海舉辦世博會。奧運也好,世博也罷,它們的一時完美並非人們追求的終極目標,它們只是展示中國幾十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切片。當它們成為歷史的界碑,中國的崛起與成長之路將永遠延續下去。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