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習近平:要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內民主建設

時間:2008-04-01 16:22  來源:《求是》雜誌

  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幾點學習體會和認識

  習近平

  黨的十七大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提供了堅強保證。這次大會在總結改革開放歷史進程和寶貴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並深刻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是理論上的一大貢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黨的十七大確立的一系列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戰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都是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指導下形成的。全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於深刻認識黨的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舉措的正確性和科學性,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七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黨的十七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至關重要。胡錦濤同志多次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行了精闢論述,對我們正確理解和全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今天,我主要圍繞學習領會胡錦濤同志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論述,從五個方面談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體會和認識,同大家一起研究討論。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我們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所取得的理論創新成果

  胡錦濤同志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總體上屬於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這個重要論斷,從時間和空間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產生和發展作出了科學界定,為我們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歷史地位提供了根本依據。

  中國共產黨是高度重視理論指導、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善於進行理論創新的黨。這裡所說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和解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中的實際問題,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就是運用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民族語言來闡述馬克思主義理論,揭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規律,使之成為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科學命題,最早是毛澤東同志在1938年10月黨的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提出來的。他明確指出,成為偉大中華民族之一部分而與這個民族血肉相聯的共產黨員,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並亟須解決的問題。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之所以還要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任務,從根本上說這是由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所決定的。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他們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對他們理論中一般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列寧也指出,馬克思的理論“所提供的只是總的指導原理,而這些原理的應用具體地說,在英國不同於法國,在法國不同於德國,在德國又不同於俄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這些論述告訴我們,他們的學說始終嚴格地以客觀事實為根據,而實際生活總是在不停的變動之中。這種變動的劇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來達到了前人難以想像的程度。因此,馬克思主義只有與本國國情相結合、與時代發展同進步、與人民群眾共命運,才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感召力。

  我們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中,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了兩次歷史性飛躍。第一次飛躍發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經過反覆探索,在總結成功和失敗經驗的基礎上,找到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並在革命勝利後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形成了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毛澤東思想。第二次飛躍發生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共產黨人在總結我國經驗和研究國際形勢的基礎上,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在中國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新時期以來我們黨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歷史性創造,體現在實踐上,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體現在理論上,就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體現在政治上,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道路”,用黨的十七大報告的概括說,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理論體系”,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實踐和基本經驗的理論成果。“旗幟”,則體現了“道路”和“理論體系”的有機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旗幟。高舉這面旗幟,既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實踐,又要在偉大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兩者緊密結合,相互促進,就能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始終高高飄揚。黨的十七大強調,“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我們黨領導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的重要理論結晶。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科學評價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徹底否定“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錯誤理論和實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開啟了全面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第一次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重大命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開創之作,是最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改革開放、與時俱進,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經受住國內外政治風波和經濟風險等種種嚴峻考驗,在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世情、國情、黨情發展變化的基礎上,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承上啟下的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順應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發揚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精神,繼續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創新成果。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說一脈相承,一是它們都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在理論淵源上一脈相承;二是它們都堅持為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在理論主題上一脈相承;三是它們都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理論品質上一脈相承;四是它們都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為立論基礎,在理論基點上一脈相承;五是它們都堅持以人為本,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全部理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理論目標上一脈相承。說與時俱進,是說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都堅持從實際出發,注重總結改革開放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新鮮經驗,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時期、不同階段遇到的新矛盾、新問題,在理論創新和理論發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的獨特貢獻。它們既相互貫通又層層遞進,體現了新時期以來我們黨理論創新成果的科學性體系、階段性成果和發展性要求的內在統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我們黨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唯一正確的理論。在這個理論體系指引下,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新的壯麗史詩。近30年來,我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起來,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出勃勃生機,給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及其指導下的創新實踐,既體現了中國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的特殊性,又必然會對世界社會主義和人類進步事業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正如鄧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到21世紀中葉,中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不但是給佔世界總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條路,更重要的是向人類表明,社會主義是必由之路,社會主義優於資本主義”。

分享到:
編輯:張攀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