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屆奧運大幕將啟,這次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奧運會,將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遠道而來。毫無疑問,又會有若干奧運紀錄被改寫,又會有若干歷史被創造。但仔細想想,奧運的歷史,難道僅僅是由運動員創造的嗎?當然不是。
人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在1994年第17 屆冬奧會上,我國速滑名將葉喬波帶傷出征,用三條繃帶固定著左膝走上1000米速滑決賽賽場。就在距終點約100米時,左膝關節又被碎骨鎖死,葉喬波憑著驚人的意志衝過終點。雖然僅得銅牌,但全場觀眾把最熱烈的掌聲獻給倒在冰場的她。
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體操賽場,全場觀眾因認為裁判抹殺了28歲的俄羅斯體操名將涅莫夫在單槓決賽中精彩表現而明顯壓低了分數,長時間發出噓聲為涅莫夫鳴不平,致使比賽無法繼續進行,此時,涅莫夫展示了寬廣的胸懷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他多次鞠躬並舉手致意,請求觀眾安靜下來,比賽才得以繼續。涅莫夫的出面贏得了觀眾的尊重,最後對這位“無冕之王”報以熱烈的掌聲。
2007年薩格勒布世乒賽,白俄羅斯名將薩姆索諾夫在男單1/4決賽中與馬琳對陣,中間竟為一個誤判而替對手與裁判爭執,在裁判堅持認定自己得分的情況下,他主動接球下網,不願接受這有爭議的一分。現場觀眾對他的這一舉動報以長時間的熱烈掌聲,該項賽事所設的伯格曼公平競賽獎毫無爭議地頒給了這位“最友善的對手”……
以上這些令人難忘的一幕幕,無疑是奧運史上最精彩的瞬間。這樣的歷史是由誰創造的呢?是由運動員,也是由觀眾。雖然從競賽的角度來看,這些運動員在當時的賽事中並沒有取得優勝,但光榮屬於賽場上這些以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偉大的運動員,也屬於同樣堪稱偉大的、對這些失敗的英雄表現出的高尚體育精神給予充分理解和毫無保留支援的觀眾們。可以說是他們共同把以奪取勝利為目的的體育競賽昇華到了更為崇高的境界,使人更深切地感受到競技體育的真諦,在世界體壇樹立永難磨滅的豐碑。這些事例,可以成為我們北京奧運的很好借鑒。
奧林匹克運動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無疑鼓舞著人們發揚頑強拼搏、銳意進取的精神,但勝負絕不是體育運動的全部,奧林匹克運動同樣崇尚的“相互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精神,其中必然也包含了互相尊重、理解與寬容等更為深刻的人文內涵。偉大的文學家魯迅有過一段名言:“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這種代表著現代文明的理念應當更深刻地體現在我們觀看奧運會比賽的行動中。
衷心期望也有理由相信,在各國體育健兒和廣大觀眾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奧運會將創造更加輝煌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