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人民日報評論: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 不能走回頭路

時間:2008-12-04 15:33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 人民日報12月4日評論員文章:

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不能走回頭路
——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之三

人民日報評論員

  30年前,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我國面臨著十年內亂帶來的嚴重局面:社會動蕩、經濟凋敝、科技落後、人民貧困。我們黨清醒地認識到,要擺脫困境,必須把工作重點轉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來,實行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偉大覺醒。回首30年曆程,一條極其重要的經驗,就是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風險,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干擾和考驗,我們始終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

  10月11日,華燈初上,高樓林立的深圳市中心車水馬龍,流光溢彩。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設立的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一直被看作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從1980年國家批准設立經濟特區以來,“深圳速度”已經成為人們的一個習慣用語。在短暫的28年間,深圳從一個人口只有3萬人的邊陲小漁村發展到人口過千萬的現代大都市,城區面積也從最初的3平方公里擴大到了700多平方公里,GDP也從1979年的1.79億元增長到了2007年的6700多億元,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深圳目前已經成長為中國內地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服務業以及文化產業是其四大支柱產業。此外,作為中國主要的外貿口岸,深圳進出口總額連續10多年位居大中城市第一。2007年,深圳每人平均GDP達到10628美元,成為內地首個每人平均GDP過萬美元的城市。新華社記者 任勇 攝

  為什麼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因為它符合人民群眾的共同願望。在談到改革開放的動因時,鄧小平說,“多少年來我們吃了一個大虧,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了,還是‘以階級鬥爭為綱’,忽視發展生產力。”截至1978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資只有四五十元,農村的大多數地區仍處於貧困狀態。中國人民深刻反思: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

  為什麼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因為它是發展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相適應的比較成熟的制度,使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只有擺脫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束縛,擺脫閉關自守的封閉狀態,增強綜合國力,改善人民生活,社會主義才有生機活力,也才能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

  為什麼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因為它是黨的先進性的內在要求。我們從歷史教訓中認識到本本主義、思想僵化,黨的生機就要停止。我們黨必須以巨大的勇氣和魄力,開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道路。

  在歷史長河中,30年只是瞬間。但這30年中華大地發生的大變革大發展,對於國家發展道路的探索,對於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奇跡的造就,對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具有里程碑意義。擁護改革開放,支援改革開放,參與改革開放,堅持改革開放,這是人民的選擇,也是歷史的結論。

  改革開放是一個不斷探索的歷史過程。快速發展的經濟會導致諸如環境、資源壓力,深刻變革會引發一些道德、公平等問題。從眼前看,我國30年走過人家上百年走過的路程,各種問題和矛盾往往會比較集中地凸現出來。從歷史看,在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生產力落後的大國,推進現代化事業,其難度和艱辛也必定非比尋常。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越要珍惜改革開放的探索和成就,越要堅定不移地堅持改革開放,而不能走回頭路。

  走回頭路,意味著僵化,意味著停滯,意味著“折騰”。人們從30年親身經歷中認識到,走回頭路國家強大不起來。當我們沉浸在北京奧運會成功的巨大喜悅中時,不能忘記30年前人們曾感嘆:不改革開放,我們與世界的差距會越來越大。走回頭路民族興旺不起來。當我們為民族尊嚴和國際地位的提升感到自豪的時候,我們不能忘記30年前的憂慮:不改革開放,總有一天會被開除球籍。走回頭路人民富裕不起來。我們都還記得30年前買布要券,吃糧憑票的物質匱乏年代,而今天人民生活實現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改革開放寫下了中國歷史上最壯麗的史詩——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前進潮流,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我們黨昂首闊步走在了時代前列。

  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奏響這個當代中國的主旋律,人們有理由矚望更加美好幸福的未來。

分享到: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