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杭州6月24日電(記者 傅丕毅 章苒)儘管對“網路暴力”存在擔憂和爭議,但是數以億計的中國網民依然可以通過直率的評論,推動越來越多重大事件真相的調查。分析人士說,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正以更為開放和睿智的做法,將洪水般的“網路民意”疏導為現代公民社會的理性表達。
曾經擔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的周瑞金最近撰文指出:“在自然災害和人為事故頻發、社會矛盾加劇的情況下,中國網民憂國憂民的視線,鎖定了諸多事關公共決策的大大小小事件,這是中國社會出現的一抹亮色。”
在今年5月份發生的杭州富家子弟鬧事飆車撞死無辜路人事件中,當地警方倉促公佈“肇事車輛時速70碼”的說法,受到眾多網民的質疑,輿論擔心這是警方在為肇事者開脫罪責。
在網路民意的詰問聲中,當地警方不得不重新鑒定車速。權威鑒定機構最終推翻了“70碼”一說,認定“肇事車輛時速在每小時84.1公里至101.2公里範圍”。
在此前後,包括溫州購房門、雲南“躲貓貓”事件、陜西真假華南虎照片風波、山西“黑磚窯”事件等在內的一系列網路公共事件中,思想活躍的網民們以自己的力量推動著事件真相的調查。
據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最新統計,截至2009年一季度,中國網民總數已達3.16億,上網人口的快速增長讓網路的影響力倍增。
浙江省委黨校教授吳錦良認為,網民們的言論不僅直接推動了事件真相的調查,而且網民對事件公開討論本身就是在踐行公民權利,因為表達權和監督權是公民權利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共決策層已經清晰地感受到網路所蘊藏的龐大民意力量,網際網路官民溝通機制正在建立和完善中。”吳錦良說。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去年6月考察人民日報社,開創了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直接與網友線上交流的先河。胡錦濤說:“隨著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人們獲取資訊的重要渠道,成為黨和政府聯繫群眾的重要紐帶。”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在今年2月接受了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的聯合專訪,並與網友線上交流。溫家寶說:“我一直認為群眾有權利知道政府在想什麼、做什麼,並且對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評意見,政府也需要問政於民、問計於民。”
近一年來,中國各級黨委政府通過網際網路與網民溝通交流已蔚成風氣。浙江各級黨政領導目前正在展開一場“觸網”行動。中共杭州市委書記、寧波市委書記等浙江省11個地市黨委主要負責人,近期紛紛就涉及本地的社會熱點和網民關心的問題,通過網際網路與網民交流意見,傾聽民意。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鬱建興說:“產生重大影響的社會事件發生後,地方黨委負責人通過網際網路與網民進行坦誠交流,這是一個相當睿智的做法,不僅有利於疏導網路民意,而且還表明瞭中共作為執政黨的開放和自信。”
“越來越多的公共管理部門將目光投向網路民意,執政黨正在尋找執政目標與網路民意之間的契合點,反腐就是其中之一。”鬱建興說。
最高人民檢察院最近公佈了修訂後的《人民檢察院舉報工作規定》,網路正式成為新增的舉報渠道。
不過,網路表達的相對自由也引發了對網路暴力的擔憂,作為全國第一個立法實施“網路實名制”的城市,杭州市要求,網民們在網際網路上公開表達意見需要登記真實姓名。杭州的立法部門表示,此舉是為了凈化網路環境。
但杭州市的做法同樣引起了網民的非議。浙江大學傳媒和國際文化學院副教授邵志擇說:“要保護網路安全,首先要保護網路說話者權益。網際網路是疏導社會矛盾的有效的‘排氣閥’,而‘網路實名制’可能會堵塞這個‘排氣閥’。”
吳錦良教授表示,政府應該更為審慎的管理網際網路,要始終堅持三個有利於標準:是否有利於促進網路輿論的監督,是否有利於拓寬公民的表達渠道,是否有利於營造健康向上的網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