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在臺灣桃園機場轉機。(資料圖片)
國際航班在臺灣桃園機場起飛。(資料圖片)
國臺辦5日宣佈,擬試點開放大陸居民經臺灣桃園機場的轉机業務,南昌、昆明、重慶為首批試點城市(消息見昨日本版)。消息一齣,臺灣一片叫好聲,馬英九當日發表書面回應,肯定這是大陸再次落實“習馬會”具體共識的誠意,“希望繼任者要用心維繫、好好珍惜”。
“習馬會”後續成果之一
大陸居民赴臺轉机,就是大陸居民從大陸搭飛機到臺灣的機場,稍作停留再轉機前往第三地,不會給臺灣增加觀光客,但好處也是多多的:會給臺灣航空公司、機場免稅店帶去商機,更有助於臺灣發展亞太航運中心的構想。
這一議題,兩岸已經談了六七年,臺灣一直期待,卻卡在細節談不攏。這次成果之所以會“突然”實現,顯然是雙方落實“習馬會”共識的結果。臺灣這次可以說是“凈得利”,所以島內反應振奮。
臺灣方面陸委會5日表示,“習馬會”達成共識後,經陸委會、海基會持續與陸方聯繫溝通後,“欣見陸方作出善意回應”,後續將由兩會聯繫完成相關準備工作,希望雙方累積經驗後儘速全面開放大陸居民來臺轉机。
“陸客轉机”只是“習馬會”後續的眾多成果之一,一個多月來,兩岸已擴大來臺就讀“專升本”陸生的招生省市和名額,兩岸事務首長熱線也建置完成並於去年12月30日正式啟用,兩岸民航飛航安全與適航合作協議也在去年年底生效;另外,雙方也持續積極就貨品貿易協議、爭端解決協議及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等議題進行溝通。
陸委會表示,如今陸客來臺轉机能有所進展,更顯示未來兩岸應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上持續擴大交流,增進兩岸互利雙贏成果並造福兩岸民眾。
若全面開放有百億商機
大陸居民每年有上億人次前往歐美、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地,過去轉機除了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外,還去香港、首爾等地,現在則多了一個臺北桃園機場的選擇。
“陸客轉机”對兩岸是雙贏。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曾指出,“陸客轉机”可讓大陸民眾出境轉機多一個選擇,也可紓解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機場的轉機壓力。臺灣華航公司表示,部分大陸城市來臺灣轉機甚至比經上海轉還方便。
臺灣方面獲利更豐。臺“民航局”估計,目前桃園飛南昌、昆明、重慶的班機一週共20班,未來3城市來臺旅客中,可能多達五成是來臺轉机,年運量渴望增加18萬人次,若全面開放轉机,年運量可增加50萬人次。
臺灣民航業者分析,對照2014年大陸民眾出境突破1億人次,其中赴美國約216萬人次,預估5年內將成長到近600萬人次,其中不少經香港、東京、仁川轉往北美,臺灣具地利之便,未來只要一部分改到臺灣轉机,就是很大商機。有業者估算,未來“陸客轉机”若全面實施,每年可望為臺灣航空業帶來上百億元新台幣商機。
桃園機場公司副總經理溫永松說,開放陸客來臺轉机,對旅客來說增加了便利,航空公司載客量一定會增加,桃園機場已經準備就緒,只待兩岸確定成行日期,屆時絕對可以提供最佳服務。目前桃園機場轉機區提供旅客免費淋浴、電影院、按摩椅、無線上網及付費餐飲等服務。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20年前,臺灣曾有打造“亞太營運中心”的計劃,只是因為當時兩岸關係不佳,計劃缺了大陸這塊拼圖而告失敗。現在“陸客轉机”的開放,某種意義上正是這一計劃的延續。
在島內媒體看來,“陸客轉机”雖然意義重大,但恐怕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因為這些年,大陸已經蓋出了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比一個現代化的機場,多家航空公司機隊規模與經營體制已經名列世界前茅,臺灣現在做“陸客轉机”,對大陸航空公司、旅客的吸引力已大大減弱。
島內民航業者則指出,事在人為,臺灣還是可以利用現有條件把蛋糕做大。臺灣長榮集團公關執行長聶國維表示,雖然東京、首爾轉机市場已經成熟,但此刻臺灣開放“陸客轉机”不算太慢,現在開始一步一個腳印,也是正面的事,未來長榮也會在經營策略上進行調整,爭取大陸二、三線城市來臺轉机。
臺“民航局”官員指出,能否吸引到更多陸客,還視乎航線能否推出富有吸引力的機票價格。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受訪時也表示,開放才是臺灣生存發展的需要,兩岸接下來還應加強協商,優化兩岸航路,以滿足旅客縮短航程、節省時間和費用的需要。
《中國時報》評論文章指出,臺灣應從“陸客轉机”中學到教訓,就是應儘快推動優勢產業佈局大陸,而非一再拖延,等對岸產業成型壯大再追悔莫及。現在臺灣的優勢產業,大概只有服務業、金融業。遺憾的是,兩岸服貿協議至今還卡在“立法院”。
兩岸和則兩利。島內藍綠對立的政治格局,常令單純的經濟議題變成複雜的政治難題,致使機會白白溜走。馬英九說的“希望繼任者要用心維繫、好好珍惜”,值得藍綠候選人和臺灣社會認真思考。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