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時節,預示著季節的轉換。還有半個月,就到5月20日了。
對涉臺訊息敏感的筒子們都知道,這是蔡英文上任的節點。上任時會說什麼話,表什麼態,大傢夥都看著呢。
這不,5日出版的《人民日報》頭版刊發評論員文章,通篇講的都是“九二共識”。這種安排不尋常,臺灣島內更是關注。有人說,民進黨大佬謝長廷劇透蔡英文就職演說不會提“九二共識”後,這是大陸官媒最新做出的回應。
謝長廷怎麼說的?“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這4個字,但承認1992年有會議,‘但是我們沒有認為有達成‘一中各表’或是‘一中’的‘九二共識’,這個我們並不承認。”雖然這只是回答他的個人見解,但他“現在是執行臺灣地區領導人當選人蔡英文的政策。”
“承不承認‘九二共識’?陸方再下通牒”,臺灣媒體轉述得形象又不客氣。
頭版
人民日報的頭版評論, 且由“本報評論員”出馬擔綱,絕不是一般事務隨隨便便就能匹配上的。島叔做了一番統計後,更是堅定了這種想法。
縱向看,歷史上人民日報頭版涉臺評論的數量不多,涵蓋習馬會、反“臺獨”立法 、陳水扁的“5·20講話”、呂秀蓮數典忘祖、李登輝及其“兩國論”等議題。
換句話說,盤點20年來的兩岸關係,只有兩岸關係發展的關鍵節點上,“本報評論員”才惜墨如金地現出真身,並且評點負面議題居多。比如,1995年7月李登輝在康奈爾大學的演講,1999年7月“兩國論”甚囂塵上,2000年“大選”陳水扁意外上臺等,都是如此。
按照慣例類比,最接近5日評論的,是人民日報2000年5月15日一版評論《一個中國的原則不容回避》。不錯,那也正是陳水扁將意氣洋洋發表5·20就職演說的前夜。這次大陸更不藏著掖著,評論直指的對象就是“臺灣當局新當選領導人”。內容一言蔽之,不承認“九二共識”就是改變兩岸現狀。
此言看似簡單,但態度清晰,話說得很重。
第一,是不隨你起舞,節奏感在我這邊,正式說法叫“對臺方針不會因臺灣政局變化而改變”。
第二,耐心總是有限的。圍繞“九二會議”繞圈子,想矇混過關?門也沒有!在大陸看來,“九二共識”的智慧是求同存異,展示了大陸的政策彈性。民進黨卻棄之如敝履,空言什麼“維持現狀”,這是完全無法接受的。
三是你口口聲聲不是要善意嗎?善意來啦!從時間上看,是事前打預防針,而不是事後開批鬥會。提示三思而後行,是實打實的善意。評論最後說,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來之不易,需要悉心呵護,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才知它的珍貴。這種諄諄之語,更像是“勿謂言之不預也”的善意提醒。
有意思的是,蔡英文勝選後即接受偏藍的《聯合報》專訪(而非偏綠的《自由時報》之類),專門談到兩岸關係,要求大陸多釋放一些善意。而心領神會的《聯合報》立馬摘編出來,放在頭版頭條足量處理,向對岸遞話的意圖活生生刻在臉上。如今5·20沒幾天了,大陸黨報頭版外加由4日晚的《新聞聯播》和新華社提前報道,三架馬車式的高規格大陣仗強力度,自然某種程度上給足了相關人員面子——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
5.20
蔡英文的5·20就職演說,關涉兩岸關係的部分,無疑最引人注目。但劇情基本排除了一波三折或者峰迴路轉的橋段。似乎從最初,謎底就已解開。
用島內觀察人士的話說,大陸要的是“九二共識”,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不會公開拒絕,但也不會提。小英的脾氣還是很倔的,就是絕不妥協,在意識形態上有她的堅持。
什麼是意識形態的堅持?比如要她廢除“臺獨”黨綱或者“臺灣前途決議文”,那是絕對不可能的。直接接受“九二共識”?更不現實。別忘了,除了創造曖昧的空間的需求,還有深“獨”的拉力。近期深“獨”也沒閒著,像“兩岸可做兄弟之邦”樣的陳詞濫調、鬼話連篇又有所抬頭。要在“獨”派喧囂和對岸壓力中尋求一個平衡點,就必須拿出“調和鼎鼐”的本領,這也是“維持現狀”出爐時的如意算盤。
可以預見,除了復讀機式的“維持現狀”,蔡英文在5·20拿不出什麼新東西或者進一步的誠意。從政治手腕上看,比起阿扁的愣頭青,蔡英文更具有一種泥鰍性格。雖然不爽,但一時間你很難找到處理的借力和抓手。
要說“維持現狀”是個空殼,也確實有些冤枉人。蔡英文自有疊床架屋的一套論述。按照島內有人的概括,未來蔡英文的執政和論述會依循四大主軸去運轉:“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維持現狀”、和平發展、多數民意。就像一輛車的四個輪子一樣,“憲政體制”是車身,和平發展是輪子,多數民意可做剎車皮,但是整體會保持良性運作方式云云。說來說去,唯獨沒有清晰的兩岸定位,那可是汽車的方向盤呀。
所以對蔡英文團隊提出的試圖繞過“九二共識”的替代性論述,大陸方面依舊是疑慮重重,絕不滿意。這方面,頭版言論就是最好的明證。
觀其行
16年前《一個中國的原則不容回避》文中,人民日報評論員表示,注意到近一個時期臺灣有人發表了一些“願意”改善兩岸關係的言論,表示不會讓“兩國論入憲”,不會就“統獨”問題進行所謂“公民投票”,不會宣佈“臺灣獨立”等。文章給出的回答是 “聽其言,觀其行”。
這種審慎,絕非多此一舉。當年陳水扁上任伊始,5·20講話也是應承滿滿的“四不一沒有”。結果呢?“臺海麻煩製造者”的帽子扣到現在。都不用中國大陸吱聲,那頂帽子是美國人給的。
16年過去了,似乎是一個輪迴。聽“維持現狀”其言,拿“九二共識”的尺規來卡其行,依舊是毫不過時的策略。
有人猜測說,蔡英文希望大陸釋放更多的“善意”,應該是希望對“九二共識”有更松更寬闊的解釋。大陸對臺政策的底線一直都很清楚,怎麼退讓?再說幾乎天天講,月月講,時時講,每個老百姓都很清楚了,又如何放水?反觀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只承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生生把“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中的精髓閹割掉了。那樣的下刀子,還有善意可言嗎?正是因為善意少,互信低,民共之間才缺乏溝通渠道,隔空喊話多。這也可以反證,為何過去8年,涉臺當局的批評言論,絕少出現在《人民日報》上面。
沒有“九二共識”壓陣,兩岸間的“冷和平”勢所難免。有島內專家表示,大陸現階段確實不至於使用武力,但大可以採用經濟、外交方法制約蔡英文當局。臺灣如果不能與大陸保持友好關係,很多經濟商業行為自然困難,不僅難以參與RCEP的區域整合,連與第三方商簽雙邊自由貿易協議都可能受阻。
有人說,綠營對上臺後的兩岸“冷和平”已經有心理準備。那是要把《人民日報》頭版評論的苦口婆心當耳旁風的節奏。還有一句著名的評論是怎麼說得來著?對了,叫“丟掉幻想,準備戰鬥”。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