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宋慶齡基金會、敦煌研究院和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11日下午在臺灣師範大學拉開序幕。這是敦煌藝術文化首次“走進”臺灣高校,將先後在臺北、臺中、屏東三地的高校展出。
展覽分為4個部分。其中,“漫漫絲路”以照片、圖表等形式介紹絲綢之路起源和佛教發展簡史;“莊嚴佛宮”展現了敦煌石窟最具代表性的數十幅壁畫,包括故事畫、尊像畫、經變畫、供養人像和裝飾圖案等;“敦煌萬象”介紹通過壁畫所折射的各時代世俗生活風貌,包括婚嫁禮儀、五行八作、天文曆法、度量衡等;“沙漠瑰寶”則詳細解釋了敦煌石窟的製作工藝、繪製材料和開鑿因緣。
為迎合年輕人的觀展偏好,主辦方製作了4段影片在展場迴圈播放,分別介紹敦煌今貌、岩彩顏料製作流程,以及“捨身飼虎”“降魔成道”經變畫的觀賞方法。參觀者還可以自己動筆勾畫手勢圖案,體會敦煌壁畫的線描演變。
據主辦方介紹,敦煌文化藝術展在臺北持續至本月19日,隨後將移師位於臺中的中興大學和屏東大學繼續展出,直至12月4日。期間,主辦方還邀請了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和美術研究所、石窟研究所的兩位所長親臨展場,為島內青年學子帶來3場“重量級”敦煌學術講座。
“中華文化延續數千年,始終在世界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擁有源遠流長的力量。”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沈慶京說,當前兩岸關係面臨不確定性,文化交流所扮演的角色和責任就更加重大。
他表示,此次兩岸文教機構聯手將敦煌藝術文化用充滿創意的方式,帶進臺灣北、中、南三所大學校園,意義非凡。希望未來能擴展到更多學校,並開展敦煌文創大賽、兩岸青年敦煌行旅等創新活動,讓兩岸年輕人一起學習研究敦煌藝術,共同感受中華文化之美,“用敦煌展開闢一條兩岸交流絲路”。(記者趙博 李凱)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