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普與臺“斷交”意味著什麼(望海樓)
吳亞明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當地時間12月20日發表聲明,決定同臺灣斷絕所謂“外交”關係,消息傳來,引起海峽兩岸和海外輿論的高度關注。毫無疑問,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與臺“斷交”是一個明智選擇,值得擊節稱賞。這是國際形勢發展的結果,是大勢所趨。這也再一次說明,一個中國原則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廣泛的認同和支援,國際社會一個中國的格局堅不可摧。
事情發生後,民進黨當局試圖用“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向臺灣索求2.1億美元的經濟援助不成”,來掩蓋這一事件的政治原因,搪塞島內各界質疑,推卸主事者應負的責任。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問題癥結在於民進黨當局沒有把兩岸關係處理好。也就是說,民進黨當局在兩岸關係性質這一根本問題上至今態度模糊,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也不認同其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破壞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導致兩岸制度化交往機制停擺,導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勢頭受阻,導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方面面的成果受到衝擊,導致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同胞切身利益受到損害。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過去8年,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關係走上和平發展的道路,兩岸交流合作取得豐碩成果。兩岸減少了在涉外事務上的內耗,臺灣方面有了在一中原則基礎上更多地參與國際事務的空間。比如,臺灣幾度以“中華臺北”名義、觀察員身份參與世界衛生大會,2013年又以“中華臺北民航局”名義、理事會主席客人身份列席第38屆國際民航大會,等等。
這正反兩方面的事實說明,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是保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向和成果的根本保障。如果這一基礎遭到破壞,兩岸互信將不復存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就會得而復失,兩岸關係就會重新回到動蕩不安的老路上去。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與之“斷交”事件中,民進黨當局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儘速把兩岸關係處理好,否則類似的事情還會發生。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與臺“斷交”消息傳出,島內外輿論很自然地關心起接下來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是否會與大陸建交。應該說,如果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提出要與大陸建交,那也是合情合理、水到渠成的。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人民在捍衛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正義鬥爭中形成的,具有不可動搖的事實和法理基礎。這個原則是中國政府開展外交工作的基本原則,也是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任何人都不要挑戰中國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
(作者為本報高級編輯)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