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智造”西進 詮釋文創內涵

2018年09月09日 09:16: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西安9月8日電 題:臺灣“智造”西進 詮釋文創內涵

  中新社記者 張一辰

  “這是用鋼化膠包住蝴蝶的翅膀,然後製成精美的蝶翼耳環,因為世界上沒有兩隻蝴蝶是一樣的,所以我們的每一件產品都具有唯一性。”來自臺灣的文創業者關天資向中新社記者介紹說。

  第九屆中國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在西安舉行,本屆博覽會以“弘揚絲路精神,凝聚產業力量”為主題,海內外的800余家展商通過交流與展示,尋找合作契機。其中,“組團”而來的臺灣展商打出“文創牌”,希望借此覓得商機。記者8日在西部文博會臺灣文創展區看到,這裡人頭攢動,帶有臺灣“智造”元素的作品和產品也正向前來參觀的民眾詮釋著文創的內涵。

  據了解,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迅速,並逐漸形成動漫創意、精緻農業創意、現代陶瓷業創意、產品設計創意等門類,從“誠品書店”到文創產業園,從“朕知道了”膠帶到“日星鑄字行”,臺灣文創項目和品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臺灣好事文創行銷公司運營總監蔡佳欣四年前開始從事兩岸文創交流方面的業務,一年之中,他大概要往返于大陸和臺灣之間五至十次。在他看來,臺灣文創的發展是一種“由下而上”的方式,當最基本的民生需求足夠之後,大家就開始琢磨怎樣讓生活更有趣。

  “在臺灣文創界,陶藝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你看這個陶藝茶杯,它的製作工藝千百年以來可能會不斷演變,於是陶藝家就要去思考,做一些創新出來。”蔡佳欣說。

  “躍龍門的錦鯉”“象徵平安的蘋果”“寓意吉祥的柿子”,從事玻璃工藝30餘年的李旗德,此番攜百餘件作品參展,“我們的作品不用模具,均為手工打造,所以還無法大量產出,目前在大陸會有一些經銷商來購買,在臺灣我們是以直營店的方式銷售。”

  談及技藝傳承問題,李旗德表示,玻璃作品製作過程很苦,玻璃窯的溫度基本在1000多度,很多年輕人吃不了這份苦,學習的人就很少,他們目前主要依靠家族傳承。

  “文創就是把藝術生活化,把最原始的技術保留下來,使你的創意被市場接受。”李旗德說。(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