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關公文化交流參訪團:品味根祖文化,探尋千年文明
參訪團于鸛雀樓。(台灣網 許晗 攝)
台灣網9月22日永濟訊(記者 許晗) 由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中共運城市委、市政府主辦的“山西運城第29屆關公文化旅遊節暨運城市旅遊發展大會”在永濟市展開根祖文化參訪活動。21日,臺灣關公文化交流參訪團專赴永濟市參觀普救寺、蒲津渡遺址及永樂宮等歷史文化景區,探尋華夏根祖文化。
“紅娘月下牽紅線,張生巧會崔鶯鶯”。參訪團成員來到歷史名劇《西廂記》故事的發生地——普救寺。殿宇樓閣、廊榭佛塔,給人以雄渾莊嚴、挺拔峻逸之感,更因張生與崔鶯鶯的愛情故事聲名遠揚。寺內屹立的鶯鶯塔是中國現存的四大回音建築之一,因該塔會發出清脆悅耳的蟾鳴回音而聞名於世。參訪團成員聞此紛紛在塔下擊石,一時間“普救蟾聲”不絕於耳。
參訪團的第二站是蒲津渡遺址。蒲津渡是中國第一次發掘出土的大型渡口遺址,這裡文化底蘊非常豐富。遺址出土的文物黃河大鐵牛,共四尊。鐵牛旁各有一鐵人牽引分別代表維、蒙、藏、汗四個民族,是民族大團結的象徵。年代之久、體型之大、份量之重、工藝之精、造型之好堪稱中華瑰寶。
“很震撼,也很神奇”,來自中華龍安關聖帝君慈善功德會的鐘淳仁說道,“這裡充分展現了古代橋梁交通、黃河治理、冶鑄技術等各方面的科技成就,不得不對古人的智慧感到敬佩。”
距離蒲津渡遺址不遠的地方,便是王之渙《登鸛雀樓》中所賦的中國古代四大文化名樓之一——鸛雀樓。鸛雀樓高73.9米,遠可眺舜都遺址,近可瞰黃河之水天上而來,歷唐經宋存世約700餘年,是黃河文化的標誌和象徵。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今天我們一定都要更上層樓啊。”中華龍安關聖帝君慈善功德會理事長陳明祥用古詩來鼓勵參訪團的成員登高望遠。
鸛雀樓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內部陳設以黃河文化和河東文化為主題,時代跨越中華上下五千年,生動闡述了人類文明最早的發祥地之一——黃河的悠長歷史。鸛雀樓每一層都有不同的景觀,登高而望,黃河恢弘的氣勢依稀可見,遙遠的地平線令人遐想,使人神往。
參訪團的最後一站是位於芮城縣的道教三大祖庭之一——永樂宮。這裡是為紀念八仙之一呂洞賓而建,其中的壁畫非常值得品鑒。
永樂宮壁畫是中國繪畫史上的重要傑作,現存元代壁畫1000平方米,分佈在無極門,無極殿,純陽殿、重陽殿四座大殿內。其中,無極殿內繪製的《朝元圖》令參訪團的成員們交口稱讚。壁畫按對稱美的儀仗形勢排列,整體和協自然,主次分明,表情逼真,色調優雅,衣飾千變萬化,場面神聖莊嚴,氣勢雄偉。
永樂宮耗時6年將原物原貌搬遷至現址,不僅沒有破壞文物樣貌,還保持了其曠世神韻,被稱為世界文物史上人工搬遷的兩大奇跡之一。這讓中華臺晉交流協會的熊品華博士有感而發:“大陸文物保護硬實力是非常厲害的,尤其在文物遷移、遺跡保護方面讓我很感動。而且據我所知,現在大陸引進了更先進的技術來對文物進行保護和復原,這讓人非常的期待。臺灣現在對於文物的保護主要體現在軟實力上,比如精神內核、文化展示等方面,所以很希望兩岸能在未來有更多關於文化方面的交流,把璀璨的中國文化展現給世界看。”(完)
參訪團普救寺。(台灣網 許晗 攝)
參訪團于永樂宮。(台灣網 許晗 攝)
鸛雀樓聽講解。(台灣網 許晗 攝)
交流團于普救寺。(台灣網 許晗 攝)
聽普救蟾聲。(台灣網 許晗 攝)
鐘淳仁。(台灣網 許晗 攝)
[責任編輯:張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