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清華學子 抗日名將 ——孫立人圖片展”在清華大學舉辦

2018年10月14日 12:15:00來源:華廣網

10月13日上午,清華學子抗日名將孫立人圖片展在清華大學校史館展出(攝影:薛建團)

展覽現場圖(攝影:薛建團)

  華廣網10月13日訊 今天上午,“清華學子抗日名將孫立人圖片展”在清華大學校史館開幕。這次展覽以300余幅珍貴歷史照片,生動地再現了孫立人的清華求學生涯、赫赫抗日戰功和一生傳奇經歷,激勵世人進一步弘揚愛國奉獻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鬥。

  據主辦方透露,這是清華大學校史館首次舉辦傑出學子個人展,意義非凡。此次展覽很多照片為首次在國內公開展出,此外,展出的所有圖片,均印製于孫立人家鄉出產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安徽雪宣”上,並經手工精裱製成50幅立軸,別具特色。

  展覽由孫立人母校清華大學校史館、檔案館和孫立人家鄉安徽鴻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向波濤、孫立人之子孫天平等領導、嘉賓共百餘人出席了開幕式。

  據了解,展覽的圖片來自清華大學檔案館、美國國家檔案館等館藏,分為生於廬江、少年立志、出入軍旅、淞滬抗戰、異域殊榮等多個主題。其中入學清華、校園生活、五四運動、球場磨練、清華情結等5個板塊,深入介紹了孫立人在清華期間的學習經歷,愛國思想和體育精神的塑造,以及對母校的深情摯愛。

  清華大學校史館館長、檔案館館長范寶龍主持開幕式,並介紹了展覽的緣起和籌備經過。他說,清華大學校史館每年舉辦十余個人物展、專題展,主人公大多是著名學者、專家等,而這一展覽反映的是清華學子中一位抗日將軍的經歷與風采。今年恰逢孫立人將軍在清華畢業95週年,希望展覽對講述不同領域傑出清華人的故事、傳承清華優良傳統和精神文化,發揮應有的作用。

  “我的兄弟姐妹中有三人也都畢業于新竹清華。每次到清華來,我都仿佛重走了父親當年走過的路。”專程從上海趕來參加開幕式的孫立人之子孫天平先生說,非常高興看到父親的生平圖片展,回到他的母校清華園展出。非常感謝再有機會讓年輕人看到我父親的為人和他願意為國家犧牲奉獻的精神,“希望清華人的愛國情操永遠持續下去。”

  為了宣傳孫立人的抗日事跡,前幾年,孫立人圖片展分別臺北和美國維吉尼亞軍校等展出,負責策展的安徽鴻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迪在致辭中分享了在美國展出的鮮為人知的故事,他希望今年在北京清華園展出後,明年再到臺灣新竹清華展出。他表示,“希望通過展覽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到艱苦歲月中孫先生身上表現出的清華精神和愛國情懷。”

  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向波濤在講話中指出,孫立人將軍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了巨大貢獻的傑出人物,也是清華學子中的傑出人物之一。“通過這個展覽,讓我們切身感受到孫立人將軍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家國情懷,也讓我們體會到他作為清華人所具有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特質,激勵廣大師生進一步弘揚愛國奉獻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鬥。”他還感謝安徽鴻天文化公司把全部展品捐贈給清華大學校史館,使展覽持續發揮效應,讓更多的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開幕式上,舉行了捐贈儀式。孫迪總經理將精美的展覽宣紙立軸贈送給清華,清華大學校史館副館長金富軍接受了捐贈,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原主任田芊向孫迪總經理頒發了捐贈證書,向波濤代表學校向孫迪贈送了紀念品。

  孫立人,1900年生於安徽,1914年以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學校,1923年畢業,先後在美國普渡大學、弗吉尼亞軍校學習。回國後投筆從軍,融中國傳統教育與西方新式軍校教育于一體,練兵有道。抗戰時期親率中國遠征軍新三十八師入緬作戰,戰功卓著、威名遠播、蜚聲國際。1990年,病逝于臺灣。

  清華大學有關部門負責人、校史編委會委員、近代史和校史研究專家、兩岸發展研究院等相關機構的代表、國防班和飛行員班學員、新生代表等參加了開幕式。一些校外的研究工作者、與孫立人相關的友人等,聞訊趕來參加活動。據了解,展覽將在清華園展出約一個月。

10月13日上午,清華學子抗日名將孫立人圖片展在清華大學校史館開幕(攝影:薛建團)

清華大學校史館、檔案館范寶龍館長在開幕式上致詞 (攝影:薛建團)

本次展覽活動策展人孫迪表示,希望更多年輕人感受到艱苦歲月中孫先生身上表現出的清華精神和愛國情懷(攝影:薛建團)

  本次活動策展人孫迪(右一)、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向波濤(右二)、孫立人將軍次子孫天平(左一)、清華大學校史館、檔案館范寶龍館長(攝影:薛建團)

清華大學檔案館科技部李運峰主任與孫立人將軍次子孫天平、本次展覽活動策展人孫迪(攝影:薛建團)

清華大學師生和來自不同單位的人在參觀展覽(攝影:薛建團)

清華大學師生和來自不同單位的人在參觀展覽(攝影:薛建團)

清華大學師生和來自不同單位的人在參觀展覽(攝影:薛建團)

參觀群眾與主辦方合影(攝影:薛建團)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