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年:借鑒臺灣經驗擘畫福建鄉村發展圖景
新華社福州4月22日電(記者 許雪毅)臺灣南投竹筍包的飲食記憶、臺北大稻埕米店的發展歷程、臺南蜂蜜觀光工廠帶來的啟示……在22日于福州永泰縣舉行的“活化鄉村彙報會”上,兩岸青年“亮出”鄉村調研初步成果,為永泰縣長慶鎮擘畫美好未來。
當日,由福建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與民革福建省委共同主辦的“同心杯”兩岸青年鄉村振興研修營閉營。此次研修營自19日在永泰縣開幕以來,18名臺灣營員和12名大陸營員分成5組,圍繞永泰縣長慶鎮的蜂蜜、油茶、李果、花生和毛竹等產業開展實地調研。
在閉營前的彙報會上,各組營員總結分享了對長慶鎮鄉村產業活化的思考建議。其中,臺灣經驗被頻頻提及。
伴隨著PPT上出現“南投竹山,吳佳容的飲食記憶”幾個字,臺灣營員吳佳容和大家分享了她的故事:臺灣南投竹山紫南宮,每年都吸引很多人來參拜,攤販每每擺出當地特色竹筍包,後演變成大家到竹山一定要吃竹筍包。在人潮和傳播力的帶動下,竹筍包不僅成為美好記憶,更被打造成廣受歡迎的伴手禮。
吳佳容認為,這次毛竹產業組所去的長慶鎮福鬥村,毛竹產品開發潛力大,可以借鑒南投竹筍包的故事,開發融合臺灣和永泰的美食體驗。
臺灣營員林子崴則講述了臺北大稻埕米店的發展歷程,希望提供“前店後坊”的空間利用建議:這家米店歷經五代傳人,最終找到“舊店新開”模式。在米品銷售中,加入烹煮環節,吸引遊客“聞香而來”,並引入調料、醬瓜、器皿等,拓展周邊產品銷售,讓遊客在工作坊體驗米食文化……
蜂蜜產業組的臺灣營員李勝雄帶來雲林和臺南蜂蜜觀光工廠的開發經驗,希望整合力量,打造“爆款”蜂蜜蛋糕。花生產業與整合輸出組的臺灣營員遊傑騰分享了臺灣余順豐花生觀光工廠和“美好花生”品牌的故事,希望大家相信土地的力量,找到土生土長的驕傲。
臺灣團隊領隊、臺灣協創手造傳媒有限公司總監許俊雄認為,臺灣青年和大陸青年一樣,都有鄉愁。“我們來到這裡,看到保存這麼好的建築物跟文化,大家很感動,希望協助本地青年回到鄉下發展,幫助大家把鄉愁找回來。”
在許俊雄看來,研習營以產業謀劃作為切入點,為臺灣青年施展才能提供了大好舞臺。他們不僅可以帶來品牌規劃設計思路,還可以傳達臺灣環保發展理念,同時也有利於把臺灣農業發展經驗引進來。“讓臺灣青年和當地青年攜手合作,打造共創的效果。”
“90後”臺灣營員黃家祥說,自己曾在廈門、上海、江蘇等大陸地區工作過。此次深入永泰鄉村,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大陸很大,為我們提供了更多選擇的可能性。”
此次研修營的大陸營員朱珍珍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長慶鎮人,此次深深體會到臺灣營員的不一樣的思維方式。兩岸青年攜手為自己的家鄉出謀劃策,讓她看到鄉村進一步發展的美好願景。
永泰縣副縣長唐曉騰說,長慶鎮面臨的問題在永泰縣具有典型性。過去因為交通不通,永泰縣很多農業產品沒有品牌、品種單一。此次兩岸青年共同合作達成了很多成果,是閩臺合作的很好案例,為永泰縣深化探索鄉村產業活化路徑帶來新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