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寫真:臺北咖啡香

2019-05-03 09:0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臺北5月1日電 題:臺北咖啡香

  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路梅

  走在臺北的大街小巷,撲鼻的香氣常常不是來自美食,而是咖啡。臺北不僅咖啡館多,連鎖便利店也都提供現制咖啡飲品。臺北咖啡“能見度”如此之高,2012年曾被美國媒體評為全球“十大咖啡城”之一。

  二十世紀初,日本人開始在臺北開咖啡廳。到三四十年代,臺北的本土咖啡廳開始興起,維特、波麗路等咖啡西餐廳當時大名鼎鼎。

  位於大稻埕民生西路的波麗路1934年開業至今,已傳到了第三代。創辦人廖水來喜愛音樂,店名取自法國作曲家拉威爾的名曲《波麗路》。當年店內不僅常有名流光顧,也是富家子女相親的首選,陌生男女在親友環視下邊喝咖啡邊“尬聊”的場景成為不少人的回憶。

  走進波麗路,傳統的卡座、黑色皮質座椅、擺在架子上的老照片等,都散發著精緻的懷舊氣息。如今波麗路主打高檔西餐,只保留了一款咖啡飲品。雖然背景音樂已經換上了更新潮的曲子,但這裡顯然不再是年輕人的相親地了。

  臺灣財政部門日前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臺咖啡店有3800多家,其中臺北佔了四分之一,更創造出全臺46%的咖啡銷售額。臺北市大安區每平方公里有18家咖啡館,是咖啡館密度最高的地方。

  臺灣精緻咖啡協會秘書孫亭芳介紹,臺北大安區、信義區一帶咖啡館密集主要因為當地寫字樓多,“白領上班族通常上下午各來一杯咖啡”,帶動咖啡飲品熱銷。問及為什麼寫字樓一族愛喝咖啡,她回答說:“壓力大呀!”

  據介紹,臺灣咖啡消費大眾化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先是日係咖啡進入臺灣,接著星巴克落地生根;十幾年前,7-11便利店率先售賣咖啡等熱飲,全家、萊爾富等連鎖便利店紛紛跟進,對拉動臺灣咖啡消費功不可沒。“以前飲料市場是珍珠奶茶等手搖飲的天下,現在咖啡也有一席之地了。”孫亭芳說。

  “便利店賣咖啡培養了消費習慣,為咖啡店帶來更多客源,也促使咖啡店必須拿出更好的產品吸引客人。”經營咖啡設備及服務的百懋公司經理曾伊屏介紹,近些年,臺灣主打現磨手衝咖啡的精品咖啡店越來越多,“以前意式咖啡與手衝咖啡的比例大概是9:1,現在能達到7:3”。

  記者來到住處附近的“威爾貝克手烘咖啡吧”時,老闆凱文正在店門口忙著烘咖啡豆。咖啡吧面積約20平方米,主要空間被工作臺佔據,經營耶加雪啡、黃金曼特寧、吉馬摩卡等自製的手衝咖啡及意式咖啡等飲品。33歲的凱文年少時就喜歡咖啡館的氣氛,萌發出開店的夢想,終於在10年前如願以償。凱文到深圳、廣州等地走訪過,“大陸的咖啡市場很大,只是培養消費習慣還需要時間。”

  臺灣咖啡種植有百餘年曆史,但產量有限,以阿里山咖啡名氣最大。近年來,花蓮一帶的咖啡出品亦獲好評。在花蓮縣瑞穗鄉舞鶴村“公主咖啡”總店,熱情大方的店主陳韻庭帶記者一行參觀了她的咖啡種植園,在一棵百年咖啡樹下為大家科普了咖啡知識。這位阿美族姑娘早年與丈夫赴美國學習商業管理,後來回到家鄉打理茶園與咖啡園,經過一番行銷,舞鶴的紅茶與咖啡名聲漸隆,陳韻庭也有了“舞鶴公主”的美稱。

  臺灣精緻咖啡協會正在籌備“世界盃虹吸式咖啡大賽”臺灣選拔賽,通過選拔的選手將參加明年3月在大陸雲南省舉辦的總決賽。“近十年每年都有臺灣選手進入總決賽前三名!”孫亭芳自豪地說。(完)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