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吸引利用臺資居大陸前列 落實“26條措施”出新舉措
中新社昆山12月27日電 (記者 朱曉穎)江蘇省臺辦27日公佈,江蘇吸引利用臺資已連續15年居於大陸前列,近期在落實大陸出臺的《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即“26條措施”)方面出臺了新舉措。
連日來,兩岸媒體記者在臺資高地江蘇昆山走訪台商,舉行交流座談會。座談會期間,江蘇省臺辦副主任孫繼兵介紹了2019年蘇臺經貿合作情況以及“26條措施”的落地新進展。
江蘇是兩岸交流密切、人員往來頻繁的地區。孫繼兵介紹說,2019年蘇臺經貿合作總體平穩。至今年10月底,該省累計批准臺資項目超2.8萬個,實際到賬臺資近800億美元,總投資千萬美元以上項目超過6300個。
據孫繼兵分析,一批帶動性強的臺資產業龍頭項目、旗艦項目持續投資江蘇。江蘇臺資的產業結構,從以傳統製造業為主,轉向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多元化發展。南京整合電路、泰州生物醫藥、淮安鹽化工、常州大健康、鎮江新材料等臺資產業正加快集聚。臺商與蘇商在產業鏈構建、產品研發、行業標準制定等方面的合作不斷走深走實。
近年來,大陸先後出臺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制發臺灣居民居住證、取消臺灣居民就業許可證等政策舉措,近期又出臺了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26條措施”。
孫繼兵表示,在“26條措施”落地方面,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江蘇省臺辦聯合發佈了《關於服務台企綠色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環保“6條措施”),旨在引導臺企進行環保升級,實現良性發展。
針對“26條措施”,昆山先行先試,在去年“68條措施”的基礎上,又於今年11月推出“服務台胞臺企20條新舉措”,走在了大陸市縣的前列。
此外,還有1100家江蘇臺企享受到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累計減免企業所得稅31.25億元人民幣;800名臺胞在蘇取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3300多名臺胞在蘇參保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