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青年在湘築夢:“我想架起兩岸交流的電商之橋”
新華社長沙8月21日電(記者張格、張玉潔)“這款沐浴球顏值高、摸起來很舒服,市場數據還不錯,我們可以考慮。”在湖南省海峽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內的辦公室,25歲的劉冀民正和出差在外的同事開視頻會議,為公司線上店舖選擇商品。
“我是天然的兩岸紐帶!”劉冀民笑著說,“我的口音是不是混合了臺味和湘味兩種腔調?”這並不奇怪,他的爸爸是臺灣人,媽媽是湖南人。
劉冀民的名字是祖父取的。“爺爺是河北人,用了‘冀’字就是要我永遠記得老家。”他說,老人當年隨部隊遠赴臺灣,一直思念故土。
劉冀民記得很小的時候,自己常常問從湖南嫁到臺灣的媽媽“大陸有什麼”。母親說:“大陸有黃河和長江,有脆皮的北京烤鴨、香香的蘭州拉麵,媽媽家鄉也有好多好多美景和美食。”那時起,劉冀民便對大陸充滿嚮往。
在臺灣讀完小學一年級,劉冀民便來到湖南讀書,高中去了東莞臺商子弟學校,後來在廣州的暨南大學取得本科和碩士學位。在大陸唸書期間,他的足跡遍及北京、上海、廣州、珠海、長沙、武漢和蘇州等地。
2019年碩士畢業後,劉冀民下決心留在大陸發展事業。他接到大陸創業團隊的邀約,來到長沙。今年7月,他和創業夥伴共同創立了一家跨境電子商務公司,主要業務是在臺灣電商平臺上經營店舖,推廣大陸商品。
“之所以邀請冀民加入團隊,是因為他對產品有獨到的眼光,而且非常了解臺灣,很適合做兩岸跨境電商。”合夥人禹品說。
看好大陸市場前景,看中湖南發展潛力,是劉冀民決定加入湖南創業團隊的原因。他特別談到四名創業夥伴:“湖南人敢拼敢闖,我們一起創業非常有激情。”
在劉冀民看來,“現在沒有電商是萬萬不能的”。他回想起在臺灣的一次購物經歷:本想在網上買本冷門書籍,搜遍各大平臺都沒找到,只好打電話給出版社,通過銀行匯款後,過了一個多星期才收到書。“在大陸,絕大部分商品都能在網上買到,物流快,資金安全也有保障。”
決定創業後,劉冀民專門回臺灣做了一次調研,這讓他更加充滿信心。“我想架起兩岸交流的電商之橋。”他認為,做好向臺灣推介大陸優質產品的跨境電商產業,能更好滿足島內民眾的消費需求,也有助於推動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儘管創業剛起步,但劉冀民和夥伴們已有長遠規劃。“希望店舖數量和品質穩定後,能在臺灣設立子公司,接著發展主播帶貨,建立自己的物流,進而拓展海外市場。”他說。
劉冀民和大陸夥伴攜手築夢,他們進駐的基地則想方設法“孵化”夢想。據湖南省海峽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理事長劉印心介紹,為降低年輕人的創業成本,只要是近3年畢業的大學生,入駐基地後即可享受辦公場地3個月免租,基地還提供工商財稅、法律諮詢、人力培訓等多方面支援。
跨境電商需要大量資金運營,作為畢業不久的年輕人,劉冀民和團隊在融資方面仍面臨挑戰。“但我相信,隨著大陸各項扶持政策不斷落實,我們一定可以在3年內證明自己。”劉冀民說。
今年9月,劉冀民的表妹也要從臺灣來大陸上大學。得知消息後,他比自己被錄取還高興。
“我一直希望身邊的臺灣親友能多來大陸走走看看。”劉冀民說,“兩岸年輕人應該更多交流,更好地去了解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