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魂》電視劇背後的兩岸史觀差異
作者 王曉笛
由大陸影視公司根據日本知名動漫改編的真人電視劇《棋魂》已經完結,對這部劇的評價也由早期的質疑、批評轉變為現在的認可、追捧和意猶未盡。應該說,動漫和影視之間存在所謂的“次元壁”現象,影視一方面需要繼承原作精髓,另一方面在敘述手法上將相對不受限制的動漫具象化,因此漫改向來是一件難度頗大的工作。知名作品改編失敗的案例不勝枚舉,這些被稱為“魔改”的作品令觀眾心有餘悸,對真人版《棋魂》的早期批評也多是基於這種擔憂。好在隨著劇情的展開,主創團隊在情節設計和本土化方面的用心逐漸顯露出來。該劇不僅在國內實現了口碑逆襲,也贏得了日本觀眾的高度讚揚。
在精良陸劇逐漸在臺灣市場走強的今天,真人版《棋魂》也在島內引起了一定反響。當然,真人版《棋魂》在臺灣初映之時也面臨著較大質疑,甚至有自媒體人直接判定該劇“崩壞”。有趣的是,除了主角造型這種的確會引發爭議、也需要被討論的問題,臺灣媒體人更多地將焦點聚集在了第一集香港回歸的時空背景上,指責該劇政治化。
真人版《棋魂》一個為人所稱道的地方在於成功的本土化改編,場景、道具和故事脈絡基本都還原了二十年前左右的大陸社會風貌,第一集的香港回歸也是如此。對生活在大陸地區的民眾而言,劇中的香港回歸只是一段客觀的時空背景。影片忠實還原了當時大陸有關香港回歸的社會氛圍和群像,並以此隱喻南梁第一棋士“褚贏”,在現代中國背景下的“回歸”。單純從情節設計角度講,這是一個令人驚喜的構思。但是一些臺灣自媒體人在倍速觀看第一集後,便吐槽這是中共的政治宣傳,TVBS甚至直接給出“濃濃政治味”這樣的新聞標題。泛政治化的解讀掩蓋了這部作品的優秀品質,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兩岸的誤解,引起了一些大陸觀眾的不滿。
這種誤解反映了當前兩岸人民的史觀分歧。臺灣對大陸的歷史陌生是事實,除了加強兩岸交流,消除誤解外,也要看到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這種分歧的產生原因不能簡單地歸於臺灣政客們的政治操弄,還要看到臺灣特殊的歷史脈絡。臺灣光復後,臺灣人民並沒有迎來當家做主的日子,反而遭遇了國民黨當局的殘暴統治,社會剝奪感持續上升,並最終引爆了臺灣現代史上著名的“官逼民反”事件——“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最終在國民黨的軍事鎮壓和清鄉綏靖中告一段落,但卻形成了臺灣人民難以忘卻的集體創傷記憶。臺灣人民原本的回歸熱情逐漸演變為對國民黨統治的不滿,“回歸”“祖國”等詞彙也失去了原本的情感內涵,而變成了一種政治負擔。這種情緒在民主化後成為臺灣人民的集體心理基礎,隨後在政治操弄下遷移為對香港的一種特殊情感。在這種扭曲了的認知框架下,大陸代表了一種結構性暴力,而香港則是過去臺灣的投影。
在這種情況下,真人版《棋魂》中的香港情景在臺灣也自然有了不一樣的理解。這是對大陸的一種誤解,但也透露著歷史演繹那種過程的無奈。在強調“兩岸融合”的今天,我們既要批判對大陸的惡意抹黑,也要寬容認知框架背後的差異,以建設和提升自身的文化號召力為首要目標。“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可以從真人版《棋魂》的經歷中得到驗證。隨著劇集的完結,臺灣媒體對其突然間變得集體沉默,而一些看完全劇集的臺灣網友也自發在這些過度解讀的新聞下,力挺這部被埋沒的佳作。
這正是“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