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臺胞紮根武漢創業:讓中醫藥更具國際競爭力
中新社武漢4月10日電 題:“80後”臺胞紮根武漢創業:讓中醫藥更具國際競爭力
中新社記者 馬芙蓉
紮根武漢11年,“80後”臺胞王天山深耕中藥材種植及新藥研發,立志將中醫藥發揚光大。
“大陸中藥材資源豐富,臺灣有成熟的萃取、研發技術,我希望把二者連接起來,讓中醫藥在國際市場上更有競爭力。”王天山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王天山家族從事植物新藥研發。2010年,他來到武漢開拓大陸市場。5年後,看到大陸對中醫藥的重視與支援,在武漢成立公司,開啟創業之旅。
摸索相關法規、政策,辦理手續,租賃辦公場所……創業籌備工作,繁瑣又紛雜。幸運的是,在當地政府及臺辦幫助下,各項難題迎刃而解。
在王天山辦公室櫥窗內,擺放著多款自主研發的中醫藥產品。他告訴記者,歷經多年發展,公司已與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中醫院等科研醫療機構建立產學研合作平臺,並實現中醫藥產品從粉劑到口服液再到噴劑的迭代升級。
最讓他有成就感的,是在湖北實現了中藥材GACP國際化種植推廣。“GACP是世衛組織發佈的藥用植物種植和採集的生產品質管理規範指南。”王天山說,按照GACP標準,其公司在湖北黃岡、恩施、武漢等地種植的中藥材已逾200畝,產品銷至美國、日本、新加坡、瑞士等國家。
2020年初,正當王天山準備“更上一層樓”,新建醫療器械噴劑生產線時,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一切。
“疫情讓公司短暫停擺,但也讓我看到中醫藥發展的廣闊前景。”2020年6月返回武漢後,他立刻投入生產線籌建。今年4月下旬,其公司與湖北天門一家企業合建的噴劑生產線將投產;下半年,另一處位於湖北蘄春李時珍醫藥工業園內的噴劑生產線也將投產。
王天山透露,在武漢市東西湖區,公司建立了185畝的國際本草種植示範基地,計劃在今年八九月份完成基本設備配置和基礎藥材種植。
“前不久,大陸推出‘農林22條措施’,進一步為臺胞臺企參與大陸農業林業高品質發展及鄉村振興提供同等待遇。”他特別提到,計劃在基地打造臺灣青年農業創業園、海峽兩岸青年農業直播基地等園地,為臺灣青年提供交流實踐平臺。
為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搭橋,王天山樂此不疲。2018年,他創辦臺青科(武漢)眾創孵化空間,不定期舉辦創業沙龍、比賽、培訓營、高峰論壇等活動。迄今,累計參與交流活動的臺灣青年已逾千人,因此在武漢落戶的創業企業逾50家。
“我不敢說自己發展得很好,但至少我已經融入進來了。”王天山希望更多臺灣青年像他一樣,在大陸追夢、圓夢,開創屬於自己的新時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