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張曉東:加快建設常住大陸臺灣青年徵信體系

2022-03-09 14: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全國人大代表張曉東接受臺聲雜誌社採訪

  台灣網3月9日訊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張曉東就履職經歷、社會熱點和臺灣青年發展等問題接受採訪。

  張曉東代表立足自身工作經歷和臺灣團特點,始終關注于社會經濟、民生發展和對臺工作等方面,並提出相關建議。今年,他提出了6項建議,涵蓋對臺工作、企業發展政策和社會治理立法等方面。

  “雙減”政策應關注教育根本性問題

  他表示,我們實行了“雙減”政策,但是在調研中發現,“雙減”對於低年級在校學生效果比較明顯,但對於高年級學生而言,效果並不明顯,在一些方面的負擔與壓力沒有真正減下來。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需要進一步在人才評價機制和選拔制度上進行根本性的改變。實現“雙減”目標,需要社會各界更加關注教育的根本性問題,政府也要逐步引導公眾轉變教育思維,建立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的成長成才評價標準。

  進一步健全社會治理政策的長效機制

  在社會治理方面,張曉東談到政府工作報告的相關內容時表示,“政府工作報告針對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人民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以及制度和政策存在的問題,沒有進行回避。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需要進一步健全社會治理政策的長效機制,加強制度化建設,避免運動式的治理做法。”

  民營企業地位提升 營商環境還需進一步改善

  張曉東在經濟領域提出了更多的建議。他認為改革開放40多年來,民營企業已經從有效補充到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建設、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改善作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績,為城鎮新增就業人口提供了為數眾多的工作崗位,在保持社會穩定和社會進步方面也發揮了突出作用。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國外發展形勢,在金融貸款、市場準入等方面給予民營企業同等市場經濟地位,對於保障民生就業、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都有重要意義。當然,還需要改善營商環境、精準治理和保持政策長期性、穩定性等。

  保持經濟社會政策的長期穩定性是必要行動

  他補充說,保持社會經濟正常運作的過程中,保持政策的長期性和穩定性是非常必要的,針對某一個行業的宏觀政策的調整,需要避免“一刀切”和層層加碼。比如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堅持“房住不炒”,但也需要在政策具體實施過程中,關注細化和調整,避免產業發展出現斷崖式的變化,一個行業倒下去,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上下游關聯行業和社會就業穩定等。

  國人的海外消費影響稅收和企業發展

  在企業減負和調整稅收方面,張曉東談到,根據財政部發佈的數據,2021年消費稅達到13881億元,同比增長15.8%,成為與個人所得稅基本持平的第四大稅種。近10年的消費稅收入增長率達到76%,高於稅收總收入、增值稅總收入的增長率,存在抑制消費、增加企業負擔等問題。消費稅一方面起到正確引導消費的作用,一方面也會形成消費轉移。隨著經濟發展和國民消費力的顯著提升,人民群眾在改善物質生活的過程中,消費觀念和消費能力都在發生快速變化。近些年,國人在海外消費的高速增長既是稅收的損失,也是中國零售業的損失。

  加快建設常住大陸臺灣青年徵信體系

  關於兩岸融合發展,張曉東建議加快建設臺灣常住大陸青年的徵信體系,推動臺灣同胞徵信資訊在國資銀行共用,加快推進臺資銀行設立,讓臺胞在大陸享受到更加便利的金融生活,更好地融入經濟發展之中。面對臺灣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教育和各種肆意抹黑的行徑,在樹立臺灣同胞正確的歷史觀、文化觀,以及進一步探索和支援臺灣同胞參與大陸政治生活等方面,我們還有很多需要調整和創新的工作。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