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同祭丨朱建軍:炎帝神農文化何以凝係今人?

2023-04-01 09:0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編者按:

  清明將至,祭祖掃墓,慎終追遠。3月26日起,中新社“東西問”推出“兩岸同祭”特別策劃,透過兩岸同胞共同祭祀伏羲、黃帝、炎帝、孔子、屈原、媽祖、中山陵的文化傳承,洞見兩岸同一血脈,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兩岸同祭。敬請垂注。

  中新社長沙3月31日電 題:炎帝神農文化何以凝係今人?

  ——專訪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朱建軍

  中新社記者 白祖偕 鄧霞 劉雙雙

  以炎帝神農氏為傑出代表的原始先民開創了中華農耕文明,炎帝神農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

  炎帝神農文化的核心要義是什麼?具有怎樣的時代價值?為何能成為兩岸同胞的重要情感紐帶?近日,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朱建軍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炎帝神農文化核心要義是什麼?有何當代價值?

  朱建軍:古往今來,海內外中華兒女都習慣稱自己為“炎黃子孫”,尊奉炎黃二帝及蚩尤為中華民族共同人文始祖,溯之人文歷史,炎黃文化無疑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源頭。

  炎帝神農文化是距今大約五千至一萬年前,以炎帝神農氏為傑出代表的上古先民部族所創造的物質與精神生產成果的總和,再經過後世的口口相傳,以及歷代官方和民間口頭與文字的發掘、整合、闡發乃至重鑄,使其文化內涵不斷拓展、豐富、重構,煥發出與時俱進的時代生機,綿延光大,歷久彌新。

  從物質生產層面看,炎帝神農文化包括了炎帝神農時代的所有發明創造。比如:始制耒耜,耕播五穀;遍嘗百草,發明醫藥;作陶為器,冶制斤斧;日中為市,首倡交易;削桐為琴,發明音樂;弦木為弧,剡木為矢;績麻為布,織作裙裳;相土而居,臺榭造房等,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八大功績”,它涵蓋了原始農、工、醫、商、建、居、安防等方方面面。

  從精神生活層面看,炎帝神農文化中蘊含和生發的開拓、創新、進取、奉獻、融和、厚德、博愛、民本、大同、清廉等原始價值理念,不斷演化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石和核心元素,培育和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了民族的始興、繁衍、發展乃至當代復興而團結奮鬥、勇毅前行。

  傳承和發展炎帝神農文化,對於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化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海內外同胞的祖先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凝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合力,都有著不可或缺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中新社記者:2006年,“炎帝陵祭典”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炎帝陵祭典有何歷史源流?

  朱建軍:位於湖南株洲炎陵縣城西鹿原陂的炎帝陵,是中華始祖炎帝的陵寢聖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據史料記載,從漢代起,祭祀炎帝就已成習俗。

  “炎帝陵祭典”祭祀方式包括文祭、物祭、炎祭、樂祭、龍祭等,祭典分民祭、官祭(包括古代禦祭和現代公祭)以及宗教祭祀等。民間祭祀連年累月不斷,官方的公祭、告祭也從古代一直延續下來。據記載,盛大的祭典于宋代就“三歲一舉”,明代不下15次,清代有38次之多。

  祭祀流程通常包括祭前籌備、現場獻祭、詣陵拜謁等環節。按“炎帝陵祭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規範儀程,現代公祭典禮儀式按“九項儀程”進行:擊鼓、鳴金、鳴炮、奏樂;敬獻供品;樂舞告祭;敬獻高香;敬獻花籃;鞠躬施拜;恭讀祭文;敬焚帛書;奏樂、禮成。

  改革開放後,隨著炎帝陵在兩岸和華僑華人中影響力的不斷增強,參加“炎帝陵祭典”,已成為中華兒女尋找民族認同、企盼祖國統一的重要舉措之一。2012年,“炎帝陵祭典”獲評“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根親文化盛事”。

  中新社記者:近年來,海峽兩岸共祭炎帝神農逐步實現常態化。為什麼炎帝神農信仰和文化能成為兩岸同胞的重要情感紐帶?

  朱建軍:自20世紀80年代末炎帝陵進行大規模修繕並對外開放以來,湘臺炎帝神農文化交流日趨熱絡,連續舉辦了多屆“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文化祭”“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論壇”“湘臺經貿文化交流合作會”等活動,以青少年交流為主體的兩岸“夏令營”“冬令營”更是連年開展。

  2015年,株洲在臺灣舉辦了“乙未年神農大帝祖廟聖駕臺灣巡境賜福”盛典,首次護送祖廟炎帝神農神尊赴臺巡境賜福,受到臺灣民眾熱情迎奉。2013年,炎帝陵獲批“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成為新時代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重要平臺。

  炎帝神農信仰在臺灣有著悠久歷史傳承和廣泛民意基礎。據臺灣學者統計,島內供奉神農大帝的宮廟超過250座,信眾近600萬。炎帝是中華兒女共同的始祖,島內信眾尊奉炎帝陵為“祖陵”“祖廟”,認祖歸宗是根植于中華民族心靈血脈的文化傳統和精神皈依,這也是新時期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交流常態化的根本內在動因。

  中新社記者:近年來,湖南在加強兩岸炎帝神農文化交流方面,有哪些成功探索和實踐?

  朱建軍:以炎帝“祖陵”“祖廟”等文化資源優勢,深化海峽兩岸文化交流,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我認為綜合起來,可概括為“五個面向”。

  一是面向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海內外中華兒女,致力加強炎帝陵的科學規劃、保護建設、開發利用。立足打造“中華民族人文聖地,全球華人精神家園”的目標定位,規劃建設了中華全國歸國華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神農大殿、華夏廣場、中華農耕文化園、神農中醫藥文化紀念館、禦碑園、皇山碑林等一大批重點自然和人文景觀項目。

  二是面向歷史和未來,深入開展炎帝神農文化發掘、研究和交流。會同兩岸學者及民眾開展系列炎帝神農文化論壇、研討、交流、展演活動,編纂出版了《海峽兩岸共祭神農炎帝》《神農大帝》《根》《炎帝陵志》《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論壇論文集》《十年回眸——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交流掠影》等系列文獻讀物。

  三是面向兩岸民間信仰,持續舉辦海峽兩岸共祭神農炎帝典禮活動。據粗略統計,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300多批次、近百萬人次的臺灣各界人士先後拜祭炎帝陵。

  四是面向兩岸青少年學生群體,持續開展兩岸炎帝神農文化青少年傳承體驗與交流。湖南大學、湖南工業大學、東莞臺商子弟學校、炎陵中學、明德小學等大陸學校先後與臺灣學校聯合開展炎帝神農文化傳承交流活動。

  五是面向兩岸民間產業發展需求,持續深化兩岸農業、製造業、高科技、文創產業交流合作。近年來,100多家臺資企業相繼落戶株洲。

  中新社記者:您認為未來海峽兩岸應如何更好地攜手傳承和發展炎帝神農文化?

  朱建軍: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交流已成為深化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促進兩岸經貿文化等領域交流與合作的重要載體和形式,下一步乃至未來長期深入持久交流合作,重點應著眼高品位、多領域、深層次、常態化、規制化的目標。

  一要提升共識。真正把炎帝神農文化交流作為融合兩岸民心、促進祖國統一、為共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心聚力的舉措來謀劃。

  二要健全機制。切實推動兩岸炎帝神農文化交流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

  三要拓寬領域。把民間祭拜交流向學界、商界、政界、青少年交流延展。

  四要豐富內涵。不斷創新交流形式,創設交流平臺,形成交流產品,讓交流活動熱起來,活起來。

  五要講求實效。加強文化交流與新興產業融合,通過文化交流搭臺、產經合作唱戲,助推兩岸經濟社會發展,造福兩岸同胞。(完)

  專家簡介:

  朱建軍,歷史文化學者,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湖南炎帝陵基金會辦公室原黨組書記、主任,湖南工業大學等高校特聘兼職教授。

  長期致力於炎帝神農文化及中華傳統文化研究,公開發表研究論文50多篇,主持或參與編纂《海峽兩岸共祭神農炎帝》《炎帝陵志》等專著6部,連續八屆在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論壇上,以陸方專家學者代表身份作演講報告。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