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各族民眾福建三明共慶“中國農民豐收節”
中新社福建三明9月22日電 (雷朝良)挑糧接力、稻田捉鴨、民俗書畫體驗……秋分時節,海峽兩岸各民族相聚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治平畬族鄉,以多樣的民俗活動共慶農民豐收節。
“兩岸的鄉村都很淳樸,兩岸農民的勤勞奮鬥精神也基本相通。”臺中市霧峰鄉生活教育協進會總幹事洪宣真第一次來到大陸,大陸的現代化氣息與社區治理秩序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說:“來到這裡,有‘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治平畬族鄉地處寧化縣西南部,是閩西三個畬族聚集區之一,獲評“中國慢生活休閒體驗區”。治平造紙始於宋代,其玉扣紙製作工藝為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天,來自臺東、花蓮、高雄等地的30余位嘉賓一同參觀體驗了這一民俗技藝。
豐收節現場,還舉行了閩臺農業和鄉建鄉創合作項目簽約儀式。三明市三元區中村鄉白水畬族村與臺灣中華有機農業協會進行了生物可降解地膜生產應用示範及閩臺有機農業立體化種植項目的合作簽約。
該項目將引進臺灣先進的“友善無毒,生態有機”種植理念、新品種與高新技術,推動兩岸融合、優勢互補,助力鄉村振興。對於該項目的落地實施,白水畬族村書記鐘建南感到非常高興。他說,項目的引進將能幫助更多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增加村財收入。
臺灣中華有機農業協會榮譽理事長鄭逢喜表示,未來將陸續引進適合本地環境的臺灣新品種農作物,提高當地村民的經濟收益。
治平畬族鄉所在的寧化縣是客家祖地。唐宋年間,以寧化石壁為中心的閩贛結合地孕育形成第一代客家人。此後,客家先民以石壁為新的起點向外拓殖,如今客家後裔遍佈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達1億多人。豐收節期間,兩岸民眾還一同參觀了石壁客家祖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