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多措並舉打造兩岸農業融合發展典範
近年來,福建惠安臺灣農民創業園(以下簡稱園區)充分發揮其獨特的區位、資源和人文優勢,做強特色農業、做優對臺合作,通過探索“一二三四”多元融合機制,不斷提升園區建設發展水準,努力打造兩岸農業融合發展的“先行區”和臺胞臺農登陸的“第一家園”,積極爭創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整合“一套”惠臺政策,完善發展激勵機制
惠安臺灣農民創業園全面落實“同等待遇”,在用足用活中央和省、市各項惠臺惠農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政策資源,制定出臺《惠安縣人民政府關於加快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的若干意見》,每年縣級財政預算資金1000萬元,專項用於扶持獎勵園區企業對臺交流合作、產品品牌創建和品質提升、“五新”技術引進示範等。
2024年,園區積極爭取省級財政資金156.1365萬元,扶持了5家臺資企業貸款貼息,帶動金融資金投入近1億元。同時,落實臺創園臺資企業農業生產和農副食品加工用電電價優惠30%的政策,共為7家臺資企業優惠電費xxx萬元。此外,園區還籌措財政資金近1000萬元,扶持了16個園區臺資企業建設發展項目。在品牌打造方面,園區積極組織臺資農業企業參加各類展示展銷活動,精心培育具有臺灣特色的臺灣農民創業園品牌,涌現出富邦丸子、水關旺來鳳梨酥、金旺、龍口粉絲、惠和雅園百香果等一系列知名品牌。
培育“兩個”創業平臺,拓展臺胞發展空間
為拓展臺胞的發展空間,惠安臺灣農民創業園積極培育兩個創業平臺。一是資訊交流平臺,該平臺整合了金融服務、財政支援、用地用電、創業培訓、社會保障、資訊技術等政策措施資訊,為臺胞創業創新提供一站式的政務服務。通過網站、公眾號及線下交流會等多種形式,平臺及時發佈政策法規、市場動態、行業趨勢等資訊,已推送相關資訊超萬條,舉辦線下交流會30余場。目前,惠安臺灣農民創業園已獲批為省級“農村創新創業基地”。二是金融服務平臺,該平臺依託“全國臺胞臺企登陸第一數據港”開設“惠臺融資”專區,累計為臺胞臺企提供授信50多億元,貸款餘額8億元,高於各項貸款增速5個百分點。同時,指導金融機構對獲頒《臺商臺胞金融信用證書》的臺胞臺企給予差異化利率定價,貸款利率較一般貸款優惠92個基點,助力眾多臺胞創業項目順利啟動和發展。
打造“三個”產業集聚區,發展特色現代農業
惠安臺灣農民創業園立足資源特色,打造了三個產業集聚區。一是發展“海線”藍色產業,利用惠安海岸線長、海域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海水養殖與沿海風光旅遊。園區先後引進和改良了臺灣紅眉、小丑魚、彩色海馬、膨腹海馬、金鋼蝦、牡蠣三倍體等30多個養殖新品種和新技術,實現了海水養殖業從低值大宗品種向高端名優品種提升,從傳統零散養殖向集約規模養殖發展。二是發展“山線”綠色產業,園區有關企業引進臺商沉香種植、加工技術,種植奇楠沉香1萬多株,建設了“沉香科技園”。同時,流轉黃塘溪沿岸農田近2000畝,通過改造提升,打造露天“兩菜兩糧”輪作區,為解決糧食安全與提高種植效益之間的矛盾作出了典範。此外,園區還引進、示範種植臺灣火龍果新品種250畝,通過引進應用補光增產、遮陽降溫和智慧水肥一體化系統等種植新技術,年增產兩批次反季節火龍果,產量和效益均得到有效提升。三是發展特色加工產業,園區堅持以龍頭企業帶動,加大增值空間大的特色加工農業產業培育力度。目前,已培育發展出年產值超億元的富邦食品,品種齊全的鳳來食品,出口創匯企業金旺食品、龍口冬粉、漁寶釣具,以及秉承臺灣傳統制香工藝的華光香堂等一批優秀企業。
搭建“四個”對話平臺,提升園區發展水準
為進一步提升園區發展水準,惠安臺灣農民創業園積極搭建四個對話平臺。一是完善服務平臺,聯通兩岸農業資訊。園區設立惠安臺灣農民創業園微信公眾號,搭建兩岸農業資訊、惠臺政策、農業“五新”技術及農業成果展示等板塊,實時為園區企業、臺商臺農提供產業資訊。二是搭設行銷平臺,打通農產品終端網路。園區通過“網上帶貨直播”和“網際網路+農產品”等模式,為縣域農業企業和農戶農產品線上銷售開闢新渠道。同時,利用縣供銷社系統構建的縣域流通服務網路,大力推進臺創園企業產品進入供銷社系統服務網點,設專櫃、鋪產品,探索國內國際雙迴圈。三是創設培訓平臺,暢通臺灣農業技術應用渠道。園區邀請臺灣農業專家舉辦培訓班和現場指導活動,以臺灣農業經營管理組織化模式、農業實用技術等為主題進行授課和交流。同時,組織園區臺商臺企參加“鄉村大講堂”,與農業專家面對面共同探討農業先進技術引進和難題攻關。四是創建交流平臺,促進兩岸頻繁交流互動。園區充分利用“五緣”優勢,積極推進兩岸交流平臺建設。近年來,惠安臺灣農民創業園開展了多次臺灣高校學生農業教學實踐活動,吸引了300多批次、近5000人次的臺灣農業協會、企業考察團等來惠安考察交流,進一步促進了兩岸農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