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經濟真相如何?兩岸經濟“脫鉤斷鏈”後果顯現

2024-11-15 19:1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11月14日,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事務所發佈調查報告顯示,未來三年,臺灣企業面對運營成本上升、地緣政治升溫、供應鏈佈局調整等風險,逾八成受訪公司CEO稱企業長期發展面臨壓力。

  其中,運營成本上升風險佔比22%,顛覆性科技帶來的風險佔比16%,地緣政治風險佔比14%,供應鏈佈局調整風險佔比12%。“2024年,在人工智慧應用爆發、國際局勢動蕩的背景下,臺灣企業面臨的風險愈加嚴峻。”該事務所主席陳俊光提醒說,面臨諸多風險與挑戰,企業管理者更加需要以前瞻思維開創新局。

  此前,臺灣中華徵信所曾在《2024年臺灣大型集團企業研究》中指出,2023年臺灣百大集團的營收和利潤均大幅下滑,總營收呈歷史上最大衰退幅度。報告認為,百大集團運營嚴重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全球供應鏈的快速轉移重塑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的升溫。

  然而,大陸經濟發展動力足、韌性強,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大陸經濟同比增長4.8%,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其中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0%,連續7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為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和經濟結構加快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前不久發佈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大陸是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創新發展正展現出強大動能和廣闊前景。

  臺灣《旺報》曾發表社論,文章認為,在民進黨意圖讓兩岸脫鉤的操弄下,臺商的正常經濟行為卻備受壓力。大陸終止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部分關稅減讓措施,一些產品出口大陸的成本因而提高,尤其對臺灣傳統產業造成不利影響。此外,在半導體獨大格局下,臺灣的機械、橡膠、紡織等產業都在萎縮,產業投入不足勢必削弱國際競爭力,進而影響產業長期的發展。

  文章稱,大陸長期是臺灣第一大出口市場,但是諸多原因導致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也面臨衰退。許多臺企並非不想做大陸生意,有研究報告顯示,臺灣企業仍將大陸視為重要的生產基地和市場,中小企業與大陸市場契合度較高,文創、銀發經濟、健康餐飲等都是可以發展的好機會。

  大陸市場對臺灣依舊重要,但民進黨當局卻想與大陸脫鉤。日前,臺陸委會罔顧現實,抹黑大陸經濟發展形勢,“提醒臺商注意赴大陸投資風險”,還稱“希望臺商能做好規劃”。對此,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3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答問指出,這是民進黨當局抹黑大陸的慣用伎倆。民進黨當局為謀一己之私,橫加阻撓兩岸經濟合作和兩岸融合發展甚至強推兩岸經濟“脫鉤斷鏈”,違背市場規律,損害同胞福祉,不會得逞。(文/桐露)

[責任編輯:李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