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探尋海洋文化密碼 莆田學院學子助力閩臺融合發展

2025-01-23 16:31: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東南網莆田1月23日訊(通訊員 俞書楠 文/圖)1月19日至21日,莆田學院組織師生赴福州開展“追尋領袖足跡 體悟優秀傳統文化”寒假主題社會實踐活動,深入了解海洋文化,以實際行動促進閩臺融合發展。

  此次活動中,學子們走訪了福州陳文龍故居、閩侯曇石山文化遺址、馬尾船政文化公園、平潭南島語族基地(殼丘頭博物館)以及上攀村等地,近距離感受當地獨特的人文習俗和悠久厚重的歷史積澱,在探索海洋文化的密碼中夯實兩岸融合的深厚根基。

  曇石山文化遺址是先秦閩族的發源地,是先秦時期閩臺兩岸海洋文化的源頭,更是兩岸血脈相連的重要見證。1月19日,實踐隊走進曇石山遺址博物館,通過實地參觀調研、短視頻錄製探源海洋文明。

  館內陳列的一件件文物,訴說著先人們與海洋的不解之緣。在博物館講解員的帶領下,實踐隊成員依次參觀“閩在海中”“向海而興”“食在海邊”“浮海遠洋”四個展廳,近距離觀看館內展出的珍貴文物、倣真場景等,感受海峽兩岸早在史前時期就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的深層聯結。

  平潭殼丘頭博物館之行,為學子們揭開了另一個層面的海洋文化面紗。作為南島語系民族的起源地之一,福建尤其是平潭等地,保留著豐富的南島語族文化遺產。

  1月21日,平潭國際南島語族研究院院長范雪春在平潭殼丘頭遺址博物館為實踐隊上了一堂海峽兩岸文化交融的“大思政課”。他表示:“通過考古研究,福建是南島語族向海洋擴散的最早起點已是歷史事實,臺灣島上以大坌坑文化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史前文化,幾乎都是在大陸史前文化的影響或參與下發展起來的,兩地之間具有淵源和傳承關係。”

  來到平潭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時,映入眼簾的是入口處吸引人目光的兩艘獨木船雕塑, 而通往基地的“風之路”則生動展示了南島語族文明的發展歷程。“兩岸同胞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把南島語族的歷史研究清楚了,有利於推動兩岸同胞尋根溯源、共探祖源文化,大家才能夠把心凝聚在一起,深化兩岸同根同源的家國情懷。”范雪春表示,南島語族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南島語族文化研究也是促進閩臺融合的重要紐帶,有助於增進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兩岸各界應該聯合起來,共同探索南島語族發源、發展、演變的過程,未來可以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海洋文化,有效促進閩臺兩地青年文化交流,莆院學子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利用新媒體平臺,製作了“藍色脈動TV”欄目,通過生動有趣的畫面和通俗易懂的解說,向廣大網友展示海洋文化與兩岸之間的緊密關係。通過豐富多樣的傳播手段,激發兩岸青年對閩臺文化的興趣,增進兩岸民眾的情感共鳴,促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進一步增強文化凝聚力。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旨在引導青年學子回望兩岸發展的歷史厚度,眺望兩岸文化交融的未來舞臺,在實踐、講學、傳學中凝聚中華文化是兩岸共有精神家園的深刻共識,充分發揮福建作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祖地文化優勢和作用,為兩岸文化融合發展凝聚共識。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