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秋節的歷史流傳、變化及當代意義

2023-09-18 13:53:00
來源:中國民俗學網
字號

  中秋節是中國秋季的傳統大節,明清以來它的地位僅次於春節。中秋節的主旨是親朋團圓慶賀。中國節日時間大都與月亮的運動有關,節期以月的弦、望、晦、朔為基準。月半時節的滿月,常給人以圓潤豐滿的美感,中秋之夜是一年中最迷人的月夜。“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人們圍繞著中秋明月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月亮節、團圓節。祭月、拜月,賞月、玩月,走月、跳月,中國人的心態情感在如水的月光之下,表現得生動而自然。

  一、中秋節的名稱及其含義

  中秋節,是仲秋之節,在進入秋季的第二個月,以十五月圓為標誌,這天正值三秋之中,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比平時更亮,又謂之“月夕”。因為中秋節在秋季、八月,又名“秋節”、“八月節”;因為祭月、拜月,又叫“月節”、“月亮節”;中秋家人團聚,出嫁的女兒回家團圓,因此又稱“團圓節”、“女兒節”;仲秋時節各種瓜果成熟上市,因稱“果子節”。侗族稱為“南瓜節”,仫佬族稱為“後生節”等。人們在中秋時節歡聚賞月、祭祀、慶賀豐收。

  二、中秋節起源及歷史演變

  春節、清明、端午、中秋是近世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其中,中秋節形成最晚,在漢魏民俗節日體系形成時期,中秋節日尚無蹤跡。唐宋時期因時代的關係,以賞月為中心節俗的中秋節日出現,明清時中秋節已上升為民俗大節。中秋節雖然晚出,但它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著古老的淵源。

  1.起源於古老的月亮天體崇拜

  “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①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禮俗。日月這兩大天體,在古人的觀念中代表著世界的兩極。“日者,陽之主”,“月者,陰之宗也”。日月分別為陰陽的代表,在時間上分屬日夜。同時,日月是構建曆法體系的基礎,季節上分屬春秋,空間方位上屬東西,五行中屬水與火。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禮記·祭義》所謂:“日出於東,月出於西,陰陽長短,終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日月的正常運作是宇宙和諧的保證,因此古人很重視對日月的祭祀。

  殷人已將日月分稱東母與西母,周代依據日月的時間屬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禮。“故作大事必順天時,為朝夕必放(倣)于日月。”①這種朝日夕月的祭禮,據唐人孔穎達解釋說,春分日的早上在東門外祭日,秋分的晚上在西門外祭月。因為秋分時節太陽幾乎直射月亮朝向地球的那一面,所以月亮看起來又大又圓。正如後人所說:“祭月祭日不宜遲,仲春仲秋剛適時。”

  周人的日月祭祀的方式是:“祭日于壇,祭月于坎。”以壇、坎這兩種物象作為日月的象徵,壇在上,光明,坎處下,幽靜。②祭品為犧牲玉帛之類。

  春秋戰國時日月神分別稱為東皇公、西王母。《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雲:“立東郊以祭陽,名曰東皇公,立西郊以祭陰,名西王母。”沂南漢畫像石中西王母與東王公分坐在柱狀物上(有說是崑崙山),西王母兩旁跪有搗藥的玉兔。由此可知,郭璞《山海經圖讚》“崑崙月精,水之靈府”的說法言之有據,後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變而來。

  秦漢時期,日月祭祀仍為皇家禮制。秦雍都有日月祠,山東有日主祠、月主祠。漢代武帝時,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行朝日夕月之禮,“朝朝日,夕夕月則揖”。③此後北魏、隋唐以致明清歷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禮儀。現在北京的月壇公園就是明清祭月的壇場。

  月為“夜明之神”,它與太陽同輝。奎諾爾特人稱月為“夜間的太陽”,與明朝人的“夜明”之稱相同。祭月在上古作為季節祭祀儀式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後,民間缺少了祭月的消息。這可能與古代社會的神權控制有關,在“絕地天通”之後,像日月這樣的代表陰陽的天地大神,只有王家才能與之溝通,一般百姓自然是無緣祭享的。月亮對於平民來說,是一種外在的神秘的支配力量,無法接近它,祭祀它。因此華夏文化系統內民間祭月的習俗,在漢魏時期不見著錄,更不用說出現以拜月為中心的節日。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