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9日, 全國黨員代表在汶川縣七一映秀中學實地查看“特殊黨費”援建項目,並出席七一映秀中學竣工典禮。中學正門。(人民網記者 關騰飛 拍攝)(資料圖)
新華網四川頻道3月7日電(記者倪元錦、孫陽)岷江畔的汶川縣城,“特殊黨費”捐建的“七一映秀中學”7日正式投入使用。異地就讀兩年多的漢族、藏族學生在此開啟新學期的第一天。
教學樓入口形如被紅色黨旗覆蓋的捐款箱,“立志、篤學、求是、踐行”的校訓在樓頂部醒目而有力,整幢樓從空中俯瞰是漢字“七”的造型。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建築設計寓意學校為“特殊黨費”捐建。
映秀地處岷江乾旱河谷地帶,多山地,可用土地面積極少,很難找到大片平地修建新學校。4600多萬元“特殊黨費”援建的新校舍選址一塊用修建都汶高速廢渣回填的平地,位於岷江與國道213線的夾角,避開地震斷裂帶600米。
汶川縣教育局局長袁剛說:“把最安全的地方,最好的地方,留給學校。這是汶川縣委縣政府災後重建始終秉承的原則。”專家論證認為,新校舍選址緊鄰國道213線,交通條件、安全條件較好。
新校舍于2010年1月奠基,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和建築設計院聯合設計,江西海力建設集團承建,兩院院士吳良鏞受邀擔任設計顧問。學校佔地4.2萬平方米,建築物符合“八級抗震、九度設防”標準。
自學校奠基之日起,作為學校方的兩名代表之一,七一映秀中學鄧鈞彥老師幾乎每天吃住在工地,把關施工品質,併為施工方、設計方、教育局協調各項事宜,兔年春節也不曾休息。“新校舍配備了太陽能熱水器,以及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等體育設施,可容納1200名學生學習、生活,在建築結構、品質、設施配備等各方面,要求十分嚴格。”他說。
據袁剛介紹,汶川縣災後重建學校23所,目前已建成20所;實現小學生每人平均圖書12冊、中學生每人平均圖書35冊。映秀地區的3所災後重建學校均已投入使用。
“所有災後重建的學校都設有心理輔導室。學生及教師的心理康復工作由四川樂山師範學院對口援助。此外,汶川縣政府、縣教育局專門成立心理重建中心,聘請國內心理輔導老師,到各個學校進行講座。”袁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