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三週年:汶川震後重建折射中國“善”變

時間:2011-05-09 14:37   來源:中新社

  如果說“5.12”汶川大地震釋放出中國民間巨大力量,喚起中國“公民社會”覺醒的話,那麼漫長的三年災後重建則將國家的公共關懷錶露得清晰無疑,這種關懷打破過去局部利益、地區利益的對立,最大限度地展示出中國人本性中“善”的一面,間接地重塑了中國社會的核心價值。

  “5.12”汶川大地震震動了中國,也震動了世界。災情發生後,中國舉國齊心、道德熱情高漲,並由此催生出蔚為壯觀的志願者大軍,他們源源不斷地奔赴災區一線,成為這個國家難得一見的景象,當年也因此被稱為“中國志願者元年”。

  “人們這一次真的團結起來了,沒有等到有人要求他們這樣做時才開始行動。”身上穿著“我愛中國”字樣短袖衫、來自貴州的吳宇這樣說道。他開著自己的吉普車日夜兼程地趕來,車上裝滿了衣物、飲用水、麵包和速食麵。

  在巨大的自然災害面前,人的生命價值得到真正的張揚,人們捨棄以往的歧見,國家、社會、民族間曾有的隔閡暫態變得微不足道,這就是人性的光輝,哪怕只是在黑暗的時刻才顯得特別顯眼。

  四川大學社會學系主任陳昌文教授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為上述行為賦予了“應急反應”的定義,“這是需要充分肯定的。”陳昌文回憶說,“當時有人告訴我,感覺平時活得特別狹隘,但當全身心投入抗震救災後,只覺得自己的心胸一下子開闊起來。”

  有媒體曾這樣向陳昌文發問:“抗震救災時呈現出來的這麼一種大愛無疆的狀況是否能夠長期保存?”他的回答卻是否定的。

  “既然是一種應急狀態,那麼它就必須回到常規,回歸到七情六欲的常態社會中去。”陳昌文說,“但是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社會的核心價值,那就是具備了一種超越區域、階層的、人類共同的愛,地震讓我們看到中國還是有這種‘善’存在的,並具備了隨時實現的可能性。”

  的確,以地震時的“非常態”來對照平常中的中國社會,經過改革開放30年,經過近30年轉軌經濟的衝擊,整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越來越被弱化。無論是行政組織,還是商業機構;無論是單位還是個人,莫不如此,由此滋生出官員的貪污腐敗,不顧民眾利益的食品安全問題等無不令人痛心。

  在這一層面上,災難帶來傷痛與損失的同時,更似一部鮮活的教科書。在抗震救災時所積蓄並閃耀的“中國精神”值得歌頌與紀念;中國政府首次在震後第七天設立“全國哀悼日”, 也表達了對民間民俗在國家制度上的首肯。

  而在震後,山東援建北川、廣東援建汶川、浙江援建青川……全國共計18個省、市投入四川省的災後重建大潮,如此的“對口支援”無疑是中國執政模型的創新,拉近了中國東、西部間的距離。“它所形成的平行化支援甚至比縱向的、自上而下的支援來得更為有效。”在陳昌文看來,如此制度創新,在當前社會表現出了一種國家的公共關懷,超越了“官本位”思維,也增強了國家認同感。

  對口援建之外,來自社會各界的物資支援也如同雪片般“飛”向災區。據中國紅十字會最新披露的資訊,災後重建三年來,各方匯集的愛心劇增,僅帳單票據的重量就達500多公斤重。

  “一方面要看到這樣的慈善是中國面對危難時所迸發出來的道德共性,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反思制度建設,尤其是慈善制度的建設。”陳昌文說,我們要反思的是這樣的慈善之舉如何在平時得以展現,尤其在當下這樣一個貧富差距日益懸殊的社會,如何建立、健全慈善制度是應該認真思考的,“如何讓這麼一種‘善’變成常規,變成社會和諧的力量,這是地震及災後重建所帶來的重要啟發,也會對中國50年甚至100年後繼續保持國力強盛大有助益。”(完)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