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深入調查研究切實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科學化水準

時間:2011-04-24 13:11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近年來,陜西省認真踐行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圍繞反腐倡廉建設重大課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探求破解之策,努力提高紀檢監察工作科學化水準,促進了反腐倡廉建設深入開展。

  積極適應形勢任務發展需要,把調查研究貫穿于反腐倡廉各項工作之中。省紀委常委會高度重視新形勢下的調查研究工作。一是堅持領導帶頭。要求省市縣三級紀檢監察領導幹部每年圍繞重點題目調查研究,主動思考問題,撰寫調研報告,形成了各級領導帶頭、全系統廣泛參與、各方合力推動的反腐倡廉“大調研”工作格局。二是健全工作機制。堅持每年制定下發調研工作安排意見,細化分解重點課題,建立調研課題備案、成果登記、考核獎勵等制度,把重大課題完成情況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先後召開調研成果彙報會、制度創新成果交流會和反腐倡廉建設創新經驗交流會,彙編優秀調研文章,交流和展示調研成果。三是改進調研方式。堅持帶著問題調研、突出重點調研、深入基層調研,將調查研究融入督促檢查、座談研討、部署工作之中,形成了以調研促工作、以工作帶調研的良性迴圈。2008年以來,連續三年在全省開展了反腐倡廉建設“調研年”和“創新年”活動,共形成調研成果4158個,進入決策1615個。2010年,派出25個檢查組,對貫徹落實懲防體系建設、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等情況進行集中檢查調研,研究提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工作的措施和辦法,發揮了服務科學決策、指導推動工作的作用。

  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著力研究解決反腐倡廉建設重大問題。一是圍繞“秉公用權”開展調研,探索規範權力運作的治本之策。秉公用權事關社會公平正義。群眾評判幹部用權行為是否公正,主要看權力是用來為民謀利,還是與民爭利;是惠民便民,還是以權謀私;是維護民權,還是無視民權。對此,陜西省加強調查研究,探索並提出規範權力運作的措施和辦法,切實做到為民用權、依法用權、陽光用權。如,針對村級監督機制不健全、一些農村幹部濫用職權、侵吞集體財產、截留挪用惠民資金等問題,多次深入到澄城縣楊家隴村進行調研,及時總結該村自發建立村民監督委員會、確保村幹部秉公用權的做法和經驗,在全省農村普遍推行。這項制度,彌補了村級自治組織架構中缺乏監督的制度性缺陷,形成了村級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作機制,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有效防止了村幹部腐敗問題的發生,推進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得到了全省廣大農民的支援和擁護。針對政府採購質次價高、暗箱操作等問題,加強調查研究,提出並制定了電子化政府採購辦法,實行網上招標、現場監控、規範運作,做到了公開透明、陽光采購。

  二是圍繞“關注民生”開展調研,探索惠民政策落實的保障措施。始終把民生問題作為重大課題,貼近群眾生產生活,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憂所盼,做到關注民生、服務民生、保障民生。如,針對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提出了基層醫療機構藥品統一採購、統一價格、統一配送的對策措施,減少藥品供應中間環節,藥價平均降幅達46%,從源頭上遏制了醫藥回扣等不正之風,減輕了基層群眾的藥費負擔。針對抗震救災款物監管方面存在問題,多次深入災區開展調查研究,出臺了《陜西省抗震救災捐贈物資管理辦法》、《陜西省災後重建工程品質責任追究辦法》等多項管理規定和措施,對救災資金物資實行統一歸集管理,對重建工程實行終身品質負責制,確保了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是圍繞“維護民利”開展調研,探索治理突出問題的長效機制。堅持把群眾利益作為第一取向,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評判作為第一標準。圍繞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房屋拆遷、土地徵用、安全生產等方面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深入探索研究防範的措施和辦法。如,針對義務教育階段亂收費現象嚴重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提出了均衡配置教育資源、嚴格教育收費管理的對策建議;針對工程建設領域存在的圍標串標、虛假招標等問題,深入研究規範招投標行為的措施和辦法;針對損害群眾利益行為易發多發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研究制定了《省級行政許可項目監督管理辦法》和《陜西省損害群眾利益行為行政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等,有效遏制了這方面問題滋生蔓延的勢頭。

  四是圍繞“凝聚民心”開展調研,探索加強作風建設的有效途徑。領導幹部作風關係黨的形象,影響黨心民心。當前領導幹部作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脫離群眾,突出表現為“虛”和“假”、庸懶散,群眾意見很大。對此,全省就如何加強和改進領導幹部作風建設開展了調查研究。如,針對基層群眾訴求渠道不暢、反映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等問題,推行了基層紀檢監察領導幹部掛牌群眾點名接訪制度,暢通了信訪渠道,辦結率達到86.5%,群眾的合理訴求得到及時解決,重復訪、越級訪明顯減少,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針對基層公務接待負擔重、鋪張浪費等問題進行深入調研,系統總結基層的做法和經驗,提出並推行了鄉鎮公務接待“廉政灶”的對策措施,全省鄉鎮接待費用平均下降40%,有效遏制了公款吃喝不正之風,促進了厲行節約、艱苦奮鬥作風的養成。

  重視調研成果轉化運用,努力提升反腐倡廉建設科學化水準。一是形成了科學的決策機制。堅持把調查研究作為科學決策的必經程式,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重要工作安排、重大決策部署都是在深入調研、反覆論證的基礎上確定的,形成了渠道暢通、運轉協調、規範有序的民意反映機制,重大工程項目和重大政策評估機制,決策失誤糾錯、責任追究和廉政風險防控機制,提高了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水準。二是促進了反腐倡廉制度創新。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認真總結基層實踐中好的做法和鮮活經驗,及時上升到制度層面。2009年以來,先後在全省重點推行了村民監督委員會、黨政主要領導向紀委全會述廉、領導幹部任前廉政法規考試、電子化政府採購、基層醫療機構藥品“三統一”、鄉鎮公務接待“廉政灶”等反腐倡廉“十項制度”,為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奠定了基礎。三是深化了反腐倡廉理論研究。及時吸收《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開創反腐倡廉建設新局面》、《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積極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等調研成果,確立了“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反腐倡廉建設,依靠群眾的支援和參與推進反腐倡廉建設,依靠制度創新深化和提升反腐倡廉建設”的基本思路。四是推進了工作方式方法創新。注意通過調查研究,找準對不同對象實施監督的“節點”和“盲點”,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對中央擴大內需項目資金,建立了省市縣三級聯動監督檢查網路;對抗震抗洪救災資金物資,提前介入、全程監督;對涉及民生的政策措施、資金項目落實情況,實行明察暗訪;對重大建設項目,派駐監察組跟蹤監督;積極運用資訊技術,對政府採購、行政審批、藥品配送、涉路執法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行電子監察,提高了反腐倡廉工作的科技含量。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