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委日前召開全省電視電話會議,動員部署“第一書記”到村任職工作,決定選派9395名同志到村任“第一書記”。這些“第一書記”主要從各級機關優秀年輕幹部、後備幹部,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優秀人員中選派。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將必發于卒伍。”機關優秀幹部駐村任職實是挂職鍛鍊,它是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創新幹部培養機制,進一步加強幹部培養鍛鍊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搭建提升幹部才幹的一個舞臺。因此,選派各級機關優秀年輕幹部、後備幹部,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優秀人員到村任“第一書記”,當挂起“實職”,幹起“實事”,讓挂職與責任同行。
俗話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第一書記”駐村任職,既是對農村群眾的“智”扶,也是對農村群眾的經濟幫扶,這對農村的發展無疑是如虎添翼。但也不可否認的是,早之前一些地方少數幹部在挂職工作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有的挂職幹部在挂職期間束手束腳不敢幹事,唯恐有失誤,只是耗時間;有的在挂職期間上班沒事幹,開開會,吃吃茶,看看報,上面跑跑,下面轉轉,不幹實事;也有的挂職幹部利用挂職的“空余”時間,做生意,炒股票,賦閒之時經營與職無關的“副業”。為此山西省委強調,在村工作時間不得低於全年工作日的2/3,各地要建立選派臺賬、加強教育培訓、健全管理辦法、完善考核機制等措施,進一步健全完善對“第一書記”的管理考核。此舉無疑是提醒挂職幹部,真正從自身破除“臨時”觀念,在思想上充分認識挂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挂職看成是自己一次難得的鍛鍊機會。
眾所週知,農村落後除了自然條件以外,農村群眾文化素質也普遍偏低,思想觀念較為落後,沒有更多的發展思路,往往都是隨大流。加之農村民生建設相對滯後,交通不便,缺少資金,缺少發展的龍頭產品,這些都對農村的發展帶來很大的阻礙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派機關優秀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務必要補齊農村群眾民生的短板,理清農村群眾發展的思路,給他們帶去社會發展的最新成果。為此,對駐村的“第一書記”來說,當在挂起“責任”同時,做到有位、有為,充分認清自己、找準定位、主動融入,在鍛鍊中施展才華。
另外,對“第一書記”駐村任職,要剔除把挂職歷練“畸變”成提高身價的“籌碼”,斬斷挂職鍛鍊就是“鍍金”的“念想”。因為多年來,挂職、升遷好似一個“真命題”“潛規則”,讓幹部形成“挂職”等於升遷前奏,挂職等於福利豐盈等等如是的錯誤思維,更造就了在“挂職”崗位理所當然地氣勢逼人、胡作非為;或是自命“欽差大臣”,對下級工作指手畫腳,橫加干涉;又或是把自己當做“匆匆過客”,工作唯唯諾諾,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更有甚者,乾脆賦閒在家,薪俸照拿,致使“挂職鍛鍊”名存實亡。究其原因,歸根結底是監督管理不夠完善、存在缺失,才導致挂職人員和所涉單位缺少行為準則,讓本來可以在經受歷練,百煉成金的“煉金”幹部變為“鍍金”幹部。
“第一書記”駐村任職,對全面提高幹部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對年輕幹部提高理論聯繫實際、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願山西的9395名同志能在駐村任職中,出真招、用真心、付真情,不要下嫁“婆家”,心繫“娘家”,把挂職鍛鍊當成了“挂職鍍金”、福利待遇、權力跳板、身份鍍金。能真正為挂職地方做實事,提高自身的能力。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