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2017  >   網路媒體安徽行  >   觀點評論

央廣安徽評論:安徽,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2017年04月20日 10:51:19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安徽頻道1月15日電(記者張秋實)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安徽時指出:“現在,安徽發展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希望安徽進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實幹、開拓創新,在中部崛起中闖出新路、創造美好前景。”

  牢記總書記囑託,堅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安徽正在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的道路上闊步前進。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強調:“實現更好更快發展、創造更加美好前景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創新,是刻進安徽血脈的強大基因,也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基石。

  從30多年前小崗村的一聲驚雷,開啟中國農村改革先河,到如今創新驅動發展,躋身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創新,一直是安徽的進取之道。創新指標全國靠前,領跑中部:發明專利授權量居全國第七位,區域創新能力連續4年居全國第九位。電子資訊、平板顯示、太陽能光伏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異軍突起,成為驅動增長的重要引擎。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太赫茲晶片、離子醫學、燃氣輪機等一批未來型產業正在由“種子期”步入“成長期”,有望在新一輪產業創新中搶佔更多制高點、贏得更大主動權。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安徽已踏上嶄新的發展平臺。創新驅動的“渦輪增壓”引擎強勁。新產業、新業態、新企業、新產品齊發力,推動綠色發展、低碳發展有基礎,推動深化改革、內陸開放有闖勁,實施創新驅動、產業升級有優勢。

  創新發展,要注重體系創新。通過構建技術和產業、平臺和企業、資本和金融、制度和政策四大創新體系,安徽正在著力營建更加良好的創新生態。

  創新發展,要聚焦重點任務。今天的安徽,正以新發展理念統領發展全局,向創新要動力,向改革要紅利,向開放要後勁。在科技創新重大平臺建設、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科技成果轉化、科技金融結合、智慧財產權保護與運用、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創新發展,要抓牢機制創新。安徽正在實施“中國製造2025安徽篇”,加快建設一批重大新興產業基地,推進一批重大新興產業工程,組織一批重大新興產業專項,構建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緊緊圍繞建設有重要影響力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產業創新中心這個目標,統籌科技創新、產業創新、體制創新,把更多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力爭通過3年努力,基本構建推進全面創新改革的長效機制。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安徽需要以更高的眼界、境界,更寬廣的胸懷融入國家戰略。

  安徽強化與滬蘇浙聯動發展,統籌推進合肥都市圈、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皖北“四化”協調先行區、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建設和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加快建成城鄉區域一體發展新體系。借力 “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原經濟圈等國家戰略,安徽對內對外雙向開放合作,積極融入國際國內經濟大迴圈,著力提升開放合作水準。

  安徽省委提出,要大力弘揚敢為人先的“大包乾”精神,堅決破除一切妨礙“五大發展”的思想桎梏和觀念羈絆,真正以理念上的先人一步,實現發展上的高人一籌。

  去年10月7日至10日,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剛上任不久,就率全省黨政代表團啟程赴滬蘇浙學習考察。圍繞“學先進、補短板、謀創新、促發展”這個主題,探求“兩省一市”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真經”。 李錦斌表示,安徽要“努力成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先行區”。

  學先進、補短板。安徽要向蘇浙滬學什麼?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指出,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蘇浙滬的發展經驗,就是“創新”。“創新理念上的差距是最大差距,創新發展上的短板是最大短板。”

  李錦斌強調,觀念不創新,一切難創新。安徽與滬蘇浙在發展階段上有差距,一時還難以趕上,但在思想觀念上決不能有差距,要與長三角等高對接。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有怎樣的思路,就有怎樣的發展格局,就有怎樣的發展境界。要著力破除不符合新發展理念的思想障礙,著力解決不符合新發展理念的突出問題,全方位創新理念,全視角開拓思路,切實以理念創新引領實新。

  在標桿上有差距,就必須牢固樹立強烈的憂患意識。一些地方小富即安、小進即滿,少數部門有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主要是因為發展標桿不高、憂患意識不強。只有樹立雄心壯志,跳出安徽看安徽,在全國發展大格局中立標桿、找定位,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謀創新、求突破,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在看齊上有差距,就必須牢固樹立強烈的競爭意識。當前區域競爭日趨激烈,正可謂“前有標兵跑得更快,後有追兵追得更緊”。一些地方和部門習慣於按部就班、亦步亦趨隨大流,不願意比學趕超、創造性地做工作。實踐證明,對一個地方來說,發展緊要處可能只有幾步,抓住了就能大步跨越,抓不住就會全局被動。我們要有一種“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加快把發展著力點轉到五大發展上來,敢於做一些領跑的事情,不斷從現有層次的梯隊中往上走。

  在體制機制上有差距,就必須牢固樹立強烈的改革意識。改革攻堅是最有力的武器,制度創新是最根本的創新。滬蘇浙以問題導向推進改革,下決心、動真格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確立了新的制度優勢。而近年來,安徽制定出臺一系列改革舉措,有的見到了明顯成效,但也有不少改革沒有落地、效果不理想,制度障礙沒有完全破除,改革效應未能充分發揮。不改革就沒有出路,改不好就沒有希望。我們必須增強改革自覺,從被動倒逼向主動改革轉變,從“適應性”改革向“預見性”改革轉變,著力構建更有活力和效率的體制機制。

  在擔當上有差距,就必須牢固樹立強烈的使命意識。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有些同志抓改革、謀發展說起來頭頭是道,講思路、講舉措也很好聽,但一講落實、講成效就虛晃一槍,究其根源是擔當不夠、落實不力。全省各級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要敢於擔當、敢於作為,對歷史負責、對事業負責、對人民負責,真正把心思集中在想幹事上,把膽識體現在敢幹事上,把能力展現在會幹事上,把目標落實在幹成事上,堅定地幹在實處、走在前列。

  “十三五”宏圖偉卷,已經展開;決勝全面小康的征程,鼓點正勁。安徽提出,今後五年,全省主要指標增幅和品質效益在全國發展方陣中走在前列,全省生產總值力爭達到4萬億元,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美好安徽。

  正在召開的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和省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一定能進一步凝聚代表委員的共識。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的使命正在賦予這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省份更大的責任擔當,我們相信,7000萬江淮兒女一定會不負重托,在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的征途上寫出輝煌的篇章,為決戰決勝全面小康、衝刺全國第一方陣而奮發努力。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