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保護環境以及綠色發展的各種要求、硬性規定和所取得的成果可謂琳瑯滿目、有目共睹。之所以把綠色生態提高到如此的高度,不僅是社會文明建設和人與自然和諧共同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實現、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綠色生態環境絕不是靠一朝一日的數字就能堆砌出來的,也不可能是憑藉著形象工程“擺”出來,需要長期的、一代代人的努力和長期不懈堅持,才能保持的成果。今年世界環境日期間,寧夏回族自治區環保廳對外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今年前4月,寧夏環境空氣品質各項指標改善明顯,其中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73.2%,同比增加3天。大數據時代,環境空氣比去年同期增加幾天都能夠如此一目了然,更進一步說明綠色生態環境建設做不了假,完全暴露在人們的眼睛和鼻子底下。哪個地方的空氣品質好不好,用眼睛看一看,用鼻子聞一聞,基本就能夠弄清楚個大概。至於哪個地方的領導抓生態、抓環保,將綠色生態發展理念貫徹到位,同樣也會不可避免地在百姓的眼睛和鼻子下“昭然若揭”。
既然如此,為何我們身邊還總會屢屢出現以犧牲綠色環境為代價而發展經濟的行為呢?這是因為,除了扭曲的地方政績觀作祟外,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確實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矛盾的焦點無一例外地聚焦在如何看待吃飯與經濟發展的問題。綠色生態,一般很少能直接產生社會價值,也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吃飯和就業問題。但是,置綠色生態而不顧,一味追求經濟效益,不僅會遭受到綠色生態的無情懲罰,最終也會被有關部門問責,最終落得個“雞飛蛋打”的結局。
那麼,如何既堅持好綠色生態的底線,又能保持一方經濟可持續發展呢?筆者覺得,完善保障機制是確保綠色生態的底線。對於那些綠色生態已經很脆弱的地區,國家要出臺強硬的政策,限期治理;對於綠色生態好、經濟欠發達地區,國家要在這些地方實施宏觀調控政策,對勞動密集型、沒有污染的企業進駐在稅收等方面給予精準有效的扶持;更不要總拿“市場經濟”平等競爭的所謂“理由”,削弱對欠發達地區實實在在的政策扶持力度。其次,對於綠色生態破壞嚴重的地區,國家和有關部門必須採取必要的關、停機制,並配套以鉅額的經濟處罰,使保持綠色生態成為強有力的一項惠民政策;再者,對於綠色生態發展較好的地區,國家和有關部門要適當地通過各種形式給予必要的資金投入,對於企業進駐實行嚴格的準入制度和地方領導責任追究制度,確保經濟欠發達地區不再陷入“先污染後治理”的怪圈。
政策保障機制的關鍵還在於“含金量”和“執行力度”,二者不可偏廢。如果沒有政策保障機制的保駕護航,將很難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這確實是一道擺在地方領導面前需要認真思考,切實貫徹的難題,同時也是實現綠色生態與可持續發展兩個方面都能夠“齊頭並進”的唯一選擇和最終目標。(郭長江)
[責任編輯:張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