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樣形容中國經濟剛剛走過的這一年?
外有金融危機衝擊,內有自然災害頻發,各種新老矛盾相互疊交,中國經濟遭遇新世紀以來“最困難的一年”。
驚濤拍岸自巋然,運籌帷幄更從容。關鍵時刻,中央總攬全局,果敢決斷,及時調整宏觀政策取向,堅持把保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大手筆推出所有刺激經濟方案,與時間賽跑,從危中尋機。一年來,中國經濟逆勢而上,在全球率先實現“V”形反轉。“V”,從經濟學角度看,意味著走出低谷,昂首回升;從另一層含義上講,自從二戰期間邱吉爾首創“V”形手勢,這個字母本身就被視作勝利的標誌。國際投資大亨索羅斯連聲讚嘆:“應對本輪危機,中國是大贏家!”外電熱評:“中國領導人展現出駕馭複雜局面的大智慧。”
好勢頭來之不易。一年間的風雨與成就,充分印證中央決策的正確有效,“所有計劃”功不可沒。對於中國以政府為主導的這輪宏觀調控,有人曾提出質疑。應當看到,面對危機,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政府紛紛出手救市,措施力度空前,這是非常時期的特殊之舉,十分必要,但絕不等於就此改變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這一年,“4萬億大單”無疑是中國“保八”最直接最見效的手段,所有計劃成為經濟企穩回升的重要支撐,說明在緊急關頭,用好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其乘數效應不可替代。據測算,如果沒有大規模政府投資拉動,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低點可能會降至1%左右。
明年的路怎麼走?從外部看,國際金融危機的余震並未平息,世界經濟復蘇存在諸多不穩定、不確定性,甚至不排除“二次探底”,前不久爆發的迪拜債務風波又一次催人警醒。從國內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增長的內生動力依然不足,經濟運作中固結的矛盾並未真正解決,投資與消費、內需與外需等關係失衡,“保發展”的難度愈顯增大。因此,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個主基調不能變。溫家寶總理近日指出:“當前,各國宏觀經濟政策的重點仍應該是應對危機、刺激經濟增長。過早‘退出’會使成果得而復失。”美、日等國在歷史上都曾飽嘗政策過早退出導致經濟再度衰退的慘痛教訓。“行百里者半九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須臾不可動搖鬆懈。
在調控政策不退出的前提下,更應把握好時機、力度、節奏、重點,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這其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是明年的重頭戲。國際金融危機給中國擴內需、調結構形成了巨大的倒逼壓力,但也帶來前所未有的契機,特別是隨著經濟增速逐步恢復,調結構、促轉型正當其時。“所有計劃”決非單純的基本建設投資計劃,它的實質與核心是化解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問題,從而牢牢掌握主動權。只有治標與治本結合,應急與謀遠並重,速度與品質、效益相統一,發展才能平穩、協調、可持續,“中國號”巨輪才能繼續劈波斬浪,一路高歌前行。(雯子 本報高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