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為期兩天的“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在臺北開幕。 中新社發 黃少華 攝
由臺灣民間團體太平洋文化基金會主辦的“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今天在臺北落幕。由於本次研討會是首次探討兩岸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涉外事務等領域的敏感議題,一百一十多位兩岸與會學者中也有多位接近兩岸決策核心的重量級智囊學者,因此廣受媒體關注。本網編輯在第一時間連線了一直在現場跟蹤採訪的本網駐臺資深記者陳斌華,就此次研討會的臺前幕後進行深入的報道和分析。 問:鄭必堅訪台前表示“兩岸之間只要有善意,什麼問題都可討論。”請問據你所知,這次研討會最具突破性的是哪幾個方面的話題?突破性有多大?
陳斌華:這次研討會我覺得最具突破性的話題,就是學者們熱議的兩岸應為政治協商預作準備、兩岸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和臺灣的對外事務這三個議題,總體上相對經濟民生議題,都可歸類為政治議題。
關於政治協商的議題,兩岸多位知名學者都認為,一年多來儘管兩岸關係步入良性互動、和平發展的軌道,但如果不解決政治問題,兩岸關係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碰到政治瓶頸。當前,兩岸應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在順利推進兩岸經濟性、事務性商談的同時,正視並儘早著手就破解政治難題進行準備,適時推進兩岸政治協商與談判,為兩岸關係更快更大發展開闢廣闊的道路。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被認為較能代表大陸官方的立場。該所所長余克禮就表示,目前雖然兩岸關係已經緩和、改善並在不斷發展,但基本上都是屬於非政治關係性質。若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碰到政治瓶頸,勢必難以深化下去。兩岸關係不能實現完全正常化,兩岸和平穩定就沒有保障,兩岸關係發展就顯得很脆弱,極易出現反覆甚至倒退。因此,要實現兩岸關係可長可久的和平發展,就必須面對敏感的政治問題。
他認為,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簽訂兩岸和平協定是突破兩岸關係政治瓶頸、實現兩岸關係全面正常化與和平發展的根本途徑。目前,兩岸解決這一問題的條件已漸趨成熟。兩岸學者和有關職權部門可本著先易後難、循序漸進、逐個展開、廣泛交流、解決探討、深入溝通、尋求共識、努力突破的原則進行,儘早為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簽訂和平協定進行協商談判預作充分準備。
余克禮的同事、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政治室主任謝鬱表示,諸多政治分歧越來越成為影響兩岸互信、阻礙兩岸關係發展的障礙。兩岸關係要取得重大突破、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就必須面對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積極開展對話商談,尋求有效的解決途徑,為兩岸關係繼續前行清除障礙。
北京另外一位臺灣研究知名學者、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徐博東建議,兩岸政治對話包括軍事、涉外事務等方面的對話等,現在就應先由學者、智庫進行溝通,了解雙方的觀點和看法,尋找共識,為下一階段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向深度、廣度發展預作準備。
臺灣學者中,“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邵宗海教授認為,兩岸政治互信的不足,說明瞭類似“和平協議”或“軍事互信機制”要在短期內達成協定的困難,所以有必要通過對話來增強政治互信。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說,兩岸應抓住目前經濟互動良好的機會,開啟政治性協商。把經濟互動成果作為推動政治性協商的基礎,“政經並行、難易並進”。
但也有相當部分的臺灣學者認為兩岸現在談政治問題的時機和條件還不具備,包括曾任臺灣“陸委會”主委的臺灣大學教授陳明通等人,客觀地講,臺灣學者中認為應“先經後政”的觀點佔了相對大的比例。
問:國臺辦發言人楊毅幾天前曾表示“這是首次在島內就雙方關心的包括政治議題在內的各種議題進行綜合性探討,自然有其重要的積極意義。”,據你分析,其“重要的積極意義”主要是什麼?
陳斌華:我認為重要的積極意義主要體現在“時、事、勢”的結合。首先,在時間上,這次研討會選擇在兩會領導人第四次會談前夕舉行。兩岸學界包括官方智庫先務虛,很有必要,有助於互相了解,凝聚共識,為今後政治協商提上日程預作準備。
其次,所謂“事”就是隨著經濟問題的逐步解決,大家越來越發現政治問題難以回避,正如許多學者指出的,兩岸關係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碰到政治瓶頸,勢必難以深化下去。兩岸不能解決政治問題,就不能實現完全正常化,兩岸和平穩定就沒有保障,兩岸關係發展就顯得很脆弱,很容易出現反覆甚至倒退。例如達賴訪台、臺灣播映美化熱比婭影片等類似事件甚至比兩者更嚴重的事件,還有兩岸法規、處事、民眾內心之間並未根除的敵意等,都可能衝擊或影響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
最後,所謂“勢”,就是一年多來兩岸關係步入和平發展的軌道,這樣的局面得到兩岸主流民意的共同肯定,無論是現在的形勢和未來的走勢,都讓碰觸和協商政治問題成為可能,條件逐漸成熟。
總之,這次研討會的積極意義,就在於適時、順勢、做對的事,可以通過學者的研討,為兩岸下一步啟動政治議題、軍事安全機制和對外事務議題的協商“暖場”,在務虛中“求實”,了解彼此的關切、縮小分歧、凝聚共識,為兩岸下一步談解決政治軍事對外事務問題尋找合適的路徑。
問:你在現場採訪時感受如何?和你以前採訪的各種兩岸交流會議有什麼不同嗎?與會的兩岸專家是什麼感受?
陳斌華:我的感受是這次研討會有兩個特點,一是“有料”,二是熱烈親切。
“有料”是大家儘管是務虛,但不是泛泛而談,與會的基本都是兩岸第一流的學者或在兩岸都還有影響的前政要,無論是論文還是發言,都作了精心準備,不同於以往兩岸很多研討會只是聯誼團拜走過場。
會議的氣氛也比較熱烈,與會學者基本都是全程全心參與,不見以往研討會幾個人溜到會場外抽煙喝茶“開小會”的現象。大家願意探討問題,甚至爭論交鋒。例如謝鬱在會上提出“兩岸和平協定”草案,引起了與會兩岸學者的熱議。儘管有些臺灣學者發言比較激烈,但純粹是學理的探討,絕不是意氣之爭。
親切是指兩岸學者之間的關係親切融洽。像我14日上午去聽的“政治組”的分組討論,儘管探討的是嚴肅的政治問題,但與會學者都是相識多年的老朋友,會場內妙語連珠、不時傳出輕鬆的笑聲。立場肯定不同,但兩岸學者之間現在都比較能理性地求同存異,在談笑間研討政治問題,我覺得這本身就是兩岸學術交流的進步。當然,這也與兩岸關係緩和的大氣候有很大關係。有臺灣學者就指出,胡錦濤總書記去年底發表的“六點意見”,使大陸學者實現“思想解放”,現在許多觀點都平和、包容,這在幾年前是難以想像的。
問:據你的了解,這次的會議是標誌著一種新的開始嗎?同類話題的兩岸交流今後會固定化或者更加頻繁和深入嗎?
陳斌華:我首先要強調的是,這次會議絕對不是臺灣媒體所宣稱的“二軌”對話,因為據我與熟悉的兩岸學者交流所得,兩岸學者都沒有得到官方的授權,所謂胡錦濤總書記、馬英九先生是此次會議背後推手之類的話,更是“想像力太豐富”的“小說家言”。其實以前類似的研討會在大陸也舉行過,這次研討會之所以受到關注,關鍵就是我所說的“時、事、勢”俱備,加上在臺灣第一次舉行,與會的有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鄭必堅等兩岸一流學者。
要說是“新的開始”或這次研討會的效果,那就是說兩岸學者可以比較全面地了解對方的觀點和立場、關切重點,相關智庫也可以收集匯整後供兩岸當局參考。此外,通過媒體的報道,可以讓臺灣社會直接了解兩岸學者對於政治、軍事、對外事務協商談判的看法,特別是了解大陸方面的主張,有助於避免誤解,讓政治、軍事、對外事務這樣的敏感問題逐步“脫敏”。
我相信,這樣的探討今後會繼續深入開展下去,因為這樣的研討已經到了不得不為的階段。兩岸智庫或學界應該還會舉行類似的學術交流活動。
問:最近兩岸交流互動非常熱絡,梁保華訪台帶去大批訂單被稱為“江蘇來的聖誕老人”,這次研討會後“陳江會”又將在臺中舉行,臺灣媒體對此有何反響?對於“陳江會”,臺灣媒體最關注的話題是什麼?
陳斌華:最近兩岸交流互動確實非常熱絡,包括省市大團接連訪台、“陳江會談”也即將舉行。臺灣大多數媒體對此是持歡迎肯定的態度。例如梁保華率團訪台,就受到臺灣媒體特別是財經媒體的熱捧。當然,一些親綠的媒體也擔憂兩岸關係走得太近,對這些活動多有批評和質疑。這在臺灣社會很正常,但從民意調查結果來看,臺灣主流民意還是支援兩岸擴大交流、進一步和平發展的。
對於將於12月中下旬登場的第四次“陳江會談”,臺灣媒體目前最關注的話題一是會不會談ECFA,二是泛綠陣營將會如何抗議、阻撓會談順利舉行。有意思的是,臺灣媒體基本不關注第四次“陳江會談”要協商的4項正式議題,而關注兩會領導人要“交換意見”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臺灣叫“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或許是ECFA與臺灣更多產業和民眾利益更加息息相關,所以媒體也跟著“超前關注”。
至於綠營的抗議活動,因為有第二次“陳江會談”在臺北舉行遭到抗議,甚至發生晶華酒店圍困海協會協商代表團的“脫序演出”的先例,所以臺灣媒體也高度關注綠營此次又將如何在臺中“激情演出”,以及臺灣當局如何能保證會談安全、順利、圓滿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