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臺灣問題專家:和平發展深得兩岸民意 是民心所向
 
 
來源:台灣網      日期:2010-01-08 16:01

 

徐博東教授(台灣網資料圖片)

  台灣網1月8日北京消息 由台灣網、東南衛視主辦,騰訊網獨家協辦的“2009年兩岸關係十大新聞”評選結果揭曉,兩岸共同應對金融危機、海峽論壇成功舉辦、兩會協商取得一系列積極成果等反映2009年兩岸重要合作交流的新聞內容紛紛入選,台灣網就此專訪台灣問題專家徐博東教授予以點評。

  徐博東教授認為:2009年,“胡六點”得以很好貫徹落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軌道總體上健康良好並深得兩岸民意,兩岸共同應對金融危機取得顯著成效,經貿關係更加緊密,民間交流空前熱絡,兩會協商機制進一步形成,兩岸同胞充分分享了和平發展的紅利。展望2010年,他認為,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勢必將成為又一重要舉措,也將是臺灣經濟防止進一步邊緣化,重新起步的契機。

  貫徹“胡六點”第一年 兩岸和平發展大局健康良好

  2009年是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30週年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的第一年,徐博東表示,在這一年,“胡六點”得到了很好的貫徹落實,兩岸各項交流取得實質進展,雖然受到“臺獨”勢力、達賴訪台等事件的干擾和影響,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基本上保持了健康良好的發展趨勢。

  他分析說,2009年兩岸兩會進行了兩次協商,簽署了6項協議;召開了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和首屆海峽論壇;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突破60萬;“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也把敏感政治議題在島內進行探討,小有突破……這些都是對“胡六點”的具體貫徹和落實,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胡六點’應該看成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大陸方面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行動綱領和基本方針。”徐博東教授認為,只要兩岸堅持和平發展的道路,本著“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原則和“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基本思路來推動,就不會因為一些小事而有任何動搖或改變。

  共禦金融危機 兩岸經貿關係逐步邁向深入

  2009年是兩岸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的關鍵年。徐博東引用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表示,“中國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兩岸同胞理應攜手維護好、建設好我們的共同家園。”臺灣和大陸是兩岸中國人的共同家園,面臨洶湧全球的金融危機,理應互相幫助。

  徐博東說,金融危機固然使兩岸經濟、特別是臺灣經濟面臨重大挑戰,但是兩岸在共同應對危機的互動合作過程中,建立起更多的互信,使壞事變好事,比如兩會簽署的6項協議,除推動兩岸經貿合作的本意之外,很大程度上也有共同應對金融危機的目標在內,“這對於兩岸經貿關係邁向深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為未來兩岸經貿關係最終走向正常化、制度化打下了重要基礎”。

  兩岸民間交流熱絡 說明和平發展軌道深得民意

  對於2009年兩岸熱絡的民間交流往來,徐博東認為,這得益於兩岸重回“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重新建立,兩岸關係走上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

  徐博東說,包括海峽論壇、赴臺旅遊、自然災害面前的血濃于水互幫互助,這些基礎工作都對加強兩岸民眾交流、增進了解、消除敵意,聯絡感情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軌道健康良好,兩岸民間交流定會進入新的階段。

  “任何政策都要得到兩岸民眾的積極擁護和贊成,才能夠往前推動。”徐博東說,和平發展是關乎人心向背的民心工程,應以兩岸民意作為基礎,而一年來兩岸民間交流往來如此之熱絡的實踐證明,和平發展的軌道深得兩岸民意,是人心所向。

  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臺灣經濟重新起步的契機

  今年“東盟與中國自由貿易區”已經啟動,東亞區域整合走出重要一大步,勢必對臺灣經濟帶來非常大的衝擊。徐博東分析指出:大陸急臺灣之所急,加緊與對岸進行ECFA的協商和談判,這也是大陸和臺灣共同維護好、建設好共有家園,幫助臺灣經濟走出困境的又一具體舉措。

  徐博東認為,目前的兩岸經濟關係,迫切需要一個整體性的、彼此共同遵守的框架,而ECFA的商簽,正是為可長可久的兩岸經濟領域的往來制定一個制度性框架,如此,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就會更加穩固,有規律可循。

  徐博東說,對臺灣而言,ECFA的商簽適應其經濟的發展,對其經濟有利,可有效防止臺灣經濟進一步邊緣化。“這是臺灣經濟重新融入東亞經濟大環境的契機,是其經濟重新起步的契機”。

  “我對兩岸今年簽訂ECFA是樂觀的。”徐博東說,這是臺灣經濟必須走的一條路,也是兩岸大勢所趨。(記者  鐘寶華)

 
編輯: 楊永青    
  查看/發表評論
 
  友情連結 外交部 中共中央統戰部 國務院臺辦 國務院僑辦 國務院港澳辦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中國僑網 中國海外交流協會 中國僑聯 中華海外聯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