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月九日電 題:美籍華人沈己堯和他的《海外排華百年史》
中新社記者 徐長安
在國務院僑辦九日舉行的海外華僑華人問題研究座談會上,美籍華人沈己堯和他的《海外排華百年史》成為座談的焦點。四十年前,一部《海外排華百年史》讓沈己堯聲名雀起;四十年後,年近八十的沈己堯正在積極籌備出版這部著作的英文版。
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美國英文季刊《華美論壇》理事沈己堯是僑界的一位知名人士。一九二六年,沈己堯出生在廣東省平遠縣石正鄉。後來在美國獲得了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社會科學和新澤西州的羅格斯大學圖書館學雙碩士學位。畢業後,他任職于馬利蘭大學、國會圖書館及哥倫比亞特區大學。
自一九七O年起,沈己堯經常返回故土進行各種文化交流和講學活動,重慶、武漢、鄭州、西藏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從《海外排華百年史》到《東南亞海外故鄉》,從《會議程式準則》到《圖書工作現代化文集》,譯著從介紹西方民權操典的《會議程式準則》到介紹東方聖哲的《論語選譯》(中英對照)及論文多篇,沈己堯在將西方先進的東西引入東方的同時,又將東方優秀的傳統文化傳往西方,成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使者。
在沈己堯所有著作中,《海外排華百年史》是最重要的一部。沈己堯告訴記者,從一九六五年開始著手寫作的《海外排華百年史》共十余萬字,直到一九六九年完成,歷經五年時間。一九七0年,該書在香港初版第一個中文版本,旋即引起廣泛關注並一度脫銷,後在臺灣地區出版。一九八0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成為大陸第一個版本,一九八五年又再版五千冊。到目前為止,《海外排華百年史》共出版中文版本四次。書中總結了華人自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在美國社會受歧視和排擠的狀況,從政策層面的排華法案剖析了華人的悲慘命運。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副院長張海洋教授認為,《海外排華百年史》開闢了一個華僑史研究的領域,其材料揭示了海外華裔辛酸苦辣的冰山一角,“哀而不傷”,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選擇現在這個時機來籌措出版《海外排華百年史》英文版,沈己堯有自己的考慮。沈己堯說,現在全球都在興起中國熱,海外很多地方成立中文學校、孔子學院,不止華僑華人,很多外國人也主動學習中文,甚至很多人覺得在新世紀要想闖世界,就必須了解中國,因此華人華僑的生活也成為他們關注的重要內容。而出版英文版,能夠更好地讓外國讀者了解中國,了解中國華人華僑在那一段歷史時期遭受的苦難。
國務院僑辦政研司司長王曉萍在座談會上表示,中國正在走向世界,世界也希望了解中國,全球中國熱為《海外排華百年史》英文版創造了良好氛圍,對年輕一代華裔了解中國將有很大幫助。
年近八十的沈己堯依然精神矍鑠,他對《海外排華百年史》英文版的出版充滿信心。“目前有三種出版方式,已經準備同兩家大陸出版社洽談,同時還考慮在美國出版。相信英文版將為更多人了解海外華僑華人移民海外的滄桑歷史提供幫助。”沈己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