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僑領:華人應注重民族融合 而非融入主流

時間:2010-06-09 15:34   來源:中新網

  汪友山:印度尼西亞各民族都有各別的文化習俗,各民族間應該進行文化互補,創造出印度尼西亞的新共同文化。(圖:印度尼西亞星洲日報)

  中新網6月9日電 據印尼《星洲日報》報道,印度尼西亞民族建設基金會(NABIL)創始人兼主席汪友山5日強調,印度尼西亞華人先輩在國家獨立的過程中,扮演著不可埋沒的角色,因此華人目前要探討的,不是如何融入主流社會,而是應該如何促進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適合印度尼西亞歷史發展,促進和諧的模式,即各民族在共同的水準上互相融合,而不是在融入主流社會中,其中一民族失去自己。”

  他說,印度尼西亞各民族都有各別的文化習俗,各民族間應該進行文化互補,創造出印度尼西亞的新共同文化。

  他也指出,印度尼西亞華人先輩很支援獨立運動,其中起草1945年印度尼西亞憲法的印度尼西亞獨立準備調查團(BPUPKI)成員中,有四位就是華人,即林坤賢、陳恩華、黃鼎瑞及黃忠豪,另外葉傳賓(譯音,Yap Tjwan Bing)也參與印度尼西亞獨立籌備委員會(PPKI),成為27位委員中的一員。

  他說,在1945年5月28日至6月1日,以及7月10日至17日召開的BPUPKI全國代表大會中,誕生了班察西拉,也就是建國五原則,由此可見華人在印度尼西亞建國的過程中,所作出的貢獻。

  “融入主流社會源自於美國,是該國以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即為白種盎格魯薩克遜新教徒所代表的文化,為主流優勢文化,但印度尼西亞的情況卻完全不同,因此印度尼西亞華人應該更注重於民族融合。”

  他是于週六(6月5日),受印度尼西亞國民福利基金會(NuS)邀請,在Omni Batavia酒店禮堂舉辦主題為“在多元化和多元文化的框架內,加速和落實印度尼西亞華人的民族融合”講座會上,如是表示。

  促進民族融合有3要點

  他認為,促進民族融合的方法主要有三點,即能夠掌握印度尼西亞語、了解印度尼西亞現代史以及尊重各族群的風俗習慣與文化。

  他說,印度尼西亞最基本的財富以及國人最自豪的,其中一項在於印度尼西亞語,因此他認為印度尼西亞華人應該掌握印度尼西亞語,藉此減少各民族間的誤會與消除彼此間的隔閡。“印度尼西亞是從歷史中產生的,因此我們應該要了解建國過程,藉此培養愛國精神。”

  NuS理事長吳前則對該報表示,舉辦該講座會主要是為了更廣泛地推廣民族融合這理念,藉此促進印度尼西亞社會和諧與團結。“我們希望聽眾能夠更廣泛地認識周圍,了解自身的不足之處,為印度尼西亞和諧、民族團結作出更多的貢獻。”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