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專家學者9日下午圍繞“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臺灣農民創業園發展交流”議題進行研討。(台灣網 鐘寶華 攝)
台灣網4月10日廣西玉林消息 參加“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研討會”的兩岸專家學者,9日下午圍繞“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臺灣農民創業園發展交流”議題進行研討,大家認為,試驗區和創業園的設立,有助於實現兩岸農業優勢互補,創造雙贏,特別是當前金融危機影響下,更能夠促使兩岸農業抱團發展,共克時艱。
截止目前,農業部、國臺辦、商務部已設立9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8個臺灣農民創業園。昨天下午的專題研討會上,福建、江蘇、廣東、廣西等地試驗區和農民創業園的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各自園區的申報、創建歷程,分享了彼此的發展經驗。
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秘書長李永華表示,設立試驗區和創業園,可以實現兩岸農業優勢互補,共創雙贏。
在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們還探討了試驗區和創業園的市場定位問題。大家認為,兩岸農業應該在“共贏而非碰撞”中發展,可以有策略的規劃試驗區和創業園的發展方向和產品種類,並且根據兩岸市場需要調控供給。
臺灣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研究所段兆麟教授同時指出:兩岸農業人士不應該只拘泥于大陸、臺灣兩岸市場的瓜分,更應該依託試驗區和創業園,尋找雙方優勢的發力點,攜手走向國際市場。“來大陸投資的臺灣農業界人士也應更新觀念,逐步培養國際觀。”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不斷對農業生產造成著衝擊,而大陸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建立起的多個功能齊全、相互銜接的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臺灣農民創業園,既有助於臺灣農業人士在其間施展抱負,展現才華,更能拉近兩岸農業合作的距離,讓兩岸農業方面人才、技術等各種資源形成合力,抱團發展,共克時艱。(記者 鐘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