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1月27日消息 據臺“中央社”報道,現在養生風潮盛行,高纖維餅乾不僅受人歡迎,臺北動物園也為大熊貓準備高纖維餅乾,當作“副食品”。不過試吃1個月下來,大熊貓卻興趣索然。動物園表示將會再改良,希望能取代窩窩頭。
據臺媒報道,大熊貓的食物雖有99%是竹子,但臺北動物園還是必須為它們準備窩窩頭、高纖維餅乾、蘋果等,作為“副食品”來補充營養。
臺北動物園的營養師楊翕雯說,臺北動物園參考美、日、港動物園飼養大熊貓的經驗,採購了高纖維餅乾。餅乾成份包括黃豆粉、黃豆殼、玉米、甜菜、燕麥、蘋果塊、苜蓿等成份,聞起來有蘋果、檸檬味,園內的靈長類動物也在吃,但2隻大熊貓卻始終對餅乾不感興趣。
至於窩窩頭,臺北動物園按臥龍大熊貓基地的配方手工製作,材料包括竹粉、玉米粉、米粉、糖、鈣、食鹽、雞蛋等,由工作人員手工捏制。
楊翕雯表示,手工制的窩窩頭費時費工,每次需製作3天份量,工作人員要先將材料攪拌約40分鐘,再花上1小時手工捏制、蒸上3個小時才大功告成。
楊翕雯還表示,由於窩窩頭是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大熊貓吃多了易發胖,臺北動物園現在每天限量供應2公斤。據臺北動物園統計,“團團”“圓圓”平均每天約要吃掉1600g的窩窩頭,接受度很不錯。
臺北動物園還表示,高纖維餅乾富含纖維,方便提供,成份穩定,由於美、日及香港的動物園不提供大熊貓窩窩頭,而以高纖維餅乾取代,臺北動物園也採購高纖維餅乾做為窩窩頭的替代食物,只是“團團”“圓圓”在四川時沒有吃過高纖維餅乾,現在一時不適應,因此動物園會繼續嘗試,待大熊貓接受後,逐漸以高纖維餅乾取代窩窩頭。(沈鵬)